29/12/2013

大開眼界


以上都是由今年九月開始,節目訪問過的嘉賓。老實講,我沒有想過自己會走到這一步。

因為我很怕接觸陌生人,份人又慢熱(看不出來吧?),要我跟嘉賓們傾偈,其實心裡怕得很。可是基於工作關係,再怕都要頂硬上,唯有裝作自然地(?)跟他們談天,慢慢我發現嘉賓其實都是普通人,只要用心跟他們傾偈,根本沒有什麼好怕。

每次做節目前,都事先約見每位嘉賓,我發現那次會面的傾談內容,多數比做節目時更精彩!可能一來因為沒有開咪的壓力,二來有較多時間談天說地,往往傾傾o下,就由訪問內容變成生命的分享。

例如:訪問「天衣無縫車衣隊」 ,當成員們談到如何把不同的布料和花紋配搭在一起,或者研究各種縫製方法時,她們的眼睛是閃亮亮的,更有成員為了構思新配搭而廢寢忘餐(!)。這個計劃不但令二手布料重生,更令一班有縫紉技術的中年婦女重拾活力,找到自己的新出路。

又例如:Bike for Another Choice,四個男生由香港踩單車去巴黎。我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坦誠,在第一次見面時,就告訴我他們的感情事!(不是指他們四人好不好?)

又又例如:義遊,我沒有想過有機會跟嘉賓們吃飯,分享彼此的旅遊見聞,又在咪後談到旅程中的難忘經歷,令我十分震憾。

這些交流都是超乎我所預期的。
  
我一直以為他們只會機械式地問一句、答一句,而且回答已經重覆了九萬次的答案。
但他們沒有,反而認真地一一回答,真誠的跟我分享。

他們每一位都努力在做自己相信的事,以不一樣的生活態度去過活,每一個片段和故事都很精彩,讓我看到生活可以「唔係咁嘅」。他們每一個都身體力行地令生活唔再「係咁㗎啦」,而且方法之簡單,更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

他們所做的,不一定是大事,只是盡責、專心地做自己該做/想做的事,
而他們之所以做到,並不是因為他們是超人,而是他們有勇氣,敢忠於自己。

多謝每一位嘉賓開了我的視界,讓我看到世界之大,實在存在太多可能。

23/12/2013

明天表演Bees Gees的"Stayin Alive"

「死㗎啦!死㗎啦!呀呀呀呀,死㗎啦!」



(唔識呢首歌?啍,最憎人扮細!)

19/12/2013

現階段的進展尚可

下星期一要進行最後、密集的排練。

18/12/2013

把拍子打進身體裡

下星期二要表演非洲鼓了,近日開始密鑼緊「鼓」。

今日終於跟夾開band的同事一齊夾。他一聽就發現我之前練習開的pattern,不夾結他所彈的節奏,又為了令我更易打,於是他提出三個較簡單的pattern,以取代原有兩個較難的pattern (這意味著我要由。頭。練。過!不過都ok,反正我之前兩個pattern練極未熟,嗚!)

我分開打三個pattern都ok,但連續咁打或vocal一唱就甩beat,我還是戴耳塞打好了 (!)。

對我而言,學非洲鼓同學習愛斯基摩話差不多(?),都是咁難!每一個pattern相當於一個vocabulary,要花相當力氣去記住 (咁老先嚟學樂器就係咁),只能反覆默念,把拍子打進身體裡 (為了打準拍子,我要邊打邊數住節拍。唉,成件事樣衰曬!)

事到如今,我唯有苦練打鼓,今個週末除了打鼓,我不做其他事!

P.S. 我覺得自己值得攞「最有勇氣獎」,打鼓初哥都敢參與音樂達人雲集的表演!哈!(←唔知醜的傢伙)

14/12/2013

恩典


這是我爸爸離世後第二日,由我房中往外拍的一張相。

藍天白雲,世界仍然美麗,只是我的世界由那天開始,有一部份不再一樣了。

很難形容的一種感覺,就是世界依然如常運轉,沒有因為失去一個人而停止轉動,但自己的世界卻確實跟其他人不同。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令我當時曾懷疑自己到底在哪個時空。

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諷刺的美好」?

有好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如何生活。吃喝玩樂、工作、返教會...對我而言,都失去了意義。我不知道為何要好好活著,只是每天努力撐著,裝成好好過活的樣子。

爸爸離開了,世界沒有不一樣,但我對時間的觀念卻改變。

我驚覺人生不過一瞬,時間其實不多,應該盡全力去做自己想做、應該做的事。所以我向自己的害怕講英文和接觸陌生人這兩個死位直衝,上網找外國人教我英文,又乜活動都參加,然後就遇上瑞典女生,再有獨個兒去歐洲旅行的事件。

直到今天,祂依然無答為何要讓爸爸離開,祂只說:「我在這裡。」

或許我不需要知道原因(祂亦無須答我),只需要好好享受祂給我的每一天,欣賞祂的創造,與祂一起,就足夠了。

這就是恩典。

11/12/2013

來好好給我活著,就似最初

每次做訪問,我都覺得嘉賓的分享很精彩(置入式廣告)。不過,今次精彩的不單止在咪前,更在咪後。

今次訪問「義遊」,其中一位受訪者叫Ginny,是一個甜美的女生。她曾參與「義遊」到非洲進行義工服務。嬌小如她,都要幫當地人燒和搬磚頭(!),我聽見都為她抹一把汗。


在義工團隊中,她認識了一位來自英國的女生,大家一齊工作一齊玩樂。某天,他們在天台談天說地,還在嬉笑之際,那女生突然倒地,就這樣忽然離世。

我聽到這裡,感到極度震驚,而且有很多不明白。

為什麼呢?那女生為了那次義工服務,準備了很多小玩具給非洲的小朋友,還未跟小孩們一齊玩啊。為什麼是她呢?她還很年輕,應該還有很多將來。

Ginny說她都不明白。她跟我一樣,問了祂很多個「為什麼?」,上天都沒有回答。

意外發生後翌日,她再到事發現場,想起跟那女生昨天才一起坐在這裡,但景物依舊,人去樓空。然後,她看到太陽徐徐升起,就像過往任何一日都一樣,都是那麼平靜溫暖。世界沒有因為少了一個人而停止轉動,世界依舊美麗。

這時候,她想起一句:「能活著/原是要稱頌神。」

對,一呼一吸,就是恩典。
我們的存留,全在乎祂。

事後,她和其他隊員去那女生在旅遊書上留下標記的地方,用她的相機一一拍下照片,並收集義工和村裏小朋友的信轉交給她的家人,算是代她完成心願,也是跟她正式說再見。

我不敢說一個人的離開是一種祝福,只是如果生者能好好活著,就是對逝者最大的紀念。

節目重溫:

10/12/2013

悔恨


有人話,每個人都屬於一種樂器。

我相信我是屬於敲擊樂,因為敲敲打打相對簡單,只要打準拍子就可以,無須顧及旋律和音調,而且能夠直接表露情感,個性鮮明直率(?)。朋友都說我很適合打鼓,因為我性格奔放(!),我都覺得對-尤其是非洲鼓,因為只有三個音,就是高、中、低音,即或打不準音調,但仍然有聲響,旁人就不發覺打錯了。

但雖然如此,每次打鼓我都很「鵪鶉」,生怕打得不準,而且老是「甩beat」,或是亂了拍子,總未能好好打鼓。

某天我像是吃了迷藥,竟然提出跟同事在公司的聖誕派對上一齊表演,於是幾個同事組成一個小隊,我負責(學)打鼓,同事A(學)彈結他,再由夾開band的同事B負責唱vocal。

可是天生「甩beat王」的我,打極都打不準拍子,眼見表演的死線臨近,心慌得很,極悔恨提出參與表演這個決定。

不過「醜婦終須見家翁」,在某天跟同事A一齊練習,他彈結他,我打鼓。有了結他,我的拍子忽然跟得上,整首曲有了雛型。(別太高興,還未跟負責唱Vocal的同事夾過。)

雖然我打到甩曬beat,有時又亂了拍子,但我一邊打鼓,一邊跟結他同事jam歌,心中浮現了一絲快意,覺得打鼓很開心啊!

距離表演不足兩星期,我想我到時還是亂打一路,出醜人前(嗚!),唯望同事A & B到時自求多福,令整個表演不至於太羞家吧。唉。(最壞的情況是鼓、結他和vocal各自表述,跟歌曲主題背道而馳。)

我要表演的就是這首歌,教我非洲鼓的同事的老師都說這歌難打(幹嗎我要選這首?)



相關文章: 
直至忘掉技巧
一步一步來
牙牙學語

30/11/2013

我的美學

我認為經得起時間考驗、襟用耐看的款式,就是美麗。

怎樣的款式是耐看呢?就是淨色,款式簡單(即無款),百搭的衣服。無錯,即是Basic item,這類衣服是著十年都不會過時的。還有線條乾淨利落的幾何圖案,以及經典的款式,例如:一粒過的閃石耳環 (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買好多這個款)

剛出來工作的我,所有衣服都是basic item,有人見到我當時的相片,說了一句:「你當時個look成個村姑咁(!)」 (大家死心啦,我不會公開當時的相!)

後來被同事教化,開始接受有圖案的衣服,慢慢接受波點和被我視為邪惡的碎花,又學習著短裙和短褲,造型慢慢改變。

但我還是追求襟用耐看的款式,所以斥巨資買了一件著十年都不會out的優質大褸

最近執冬天衫,發現不是one piece,就是以前買落的大量basic item. 原來沒有上衣配搭裙子,令我大為震驚。除了好好思考如何善用現有的衣服之外,還是要去二手店尋尋寶。(講咁耐,其實都係想講去買衫,膚淺的傢伙。)

相關文章:
Real beauty, Real me. 

25/11/2013

無心插柳的「草原地圖」

另一位11月的電台嘉賓是「草原地圖」的發起人Thickest。

我有朋友認識他,所以事前我問她一個Thickest應該答過九萬次、勁『行』的問題:「點解佢叫Thickest?」
答:「因為他的中文名叫『志厚』,所以直譯成英文就是"Thickest"(至厚)囉!」

哈哈哈!很搞笑!

(圖中:Thickest)

到了跟他在開咪前見面的日子,他準時地出現,溫文地回答問題。(名叫「至厚」,真人倒不厚。)

他之所以會留意青草地,是因為他曾去德國旅行,見到外國人隨意在草地上休息和玩樂,不會有人驅趕,大家都安心地享受那一片屬於人民的空間。在香港,不可能出現這種和諧,因為在草地上玩耍、訓覺,甚至只是坐坐,都會被驅趕。(我曾見過有人打算在草地上放風箏,立刻有保安出動阻止。其實不在草地放風箏,可以到哪裡放呢?)

再加上他看到有記者訓草地被人趕的新聞之後,他就開始思考:香港到底有多少草地?有幾多人會用草地?

他就成立了「草原地圖」網站,叫人提供全港各處的草地資訊,例如:位置、草地範圍大小、附近的設施等,讓人知道去哪裡的草地玩。他不太著緊對方提供的資訊是否詳盡,可以簡單到只是講自己在那片草地上的童年回憶,因為他想讓人有更多自主空間。怎樣做並不是最重要,要緊的是有思考過想做什麼。

在訪問過程中,他說了好多遍「無意」。由網站成立,有很多網民提供草地資訊;到搞小型草地活動,只在網上做小宣傳,又真的有人會去,還帶埋自製食物,跟陌生人齊齊分享(我都去過,有人自製小食和蛋糕,無私分享,真係講都無人信。勁hea的我,當日只帶了幾包薯片...);再到有「草民音樂節」(今年12月都有啊!),大夥兒在草地上見到一群雁飛過,開心得一起歡呼,單純地為大自然現象而感動。他都說這些活動都是「無意」,一切並沒有刻意計劃。

可是他隨意的程度,有時我會替他感到「牙煙」。因為他搞活動時,不會定下太多program(比著係我,面對「鬆鬆」的rundown,我實會好唔安落),反而希望劃出更大空間,讓參加者學習做決定,思考自己到底想在草地上做什麼。其實我們的生活不是沒有空間,而是欠缺思考。即或有一片草地,我們還是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嗯,其實我就是這樣人。每次去草地玩,都很「大陣仗」,因為我怕蚊、怕曬、怕熱(真麻煩!),要有一套郊遊裝備才能玩得安心。對我而言,草地/大自然彷彿是另一個星球,每次去到都有點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帶什麼去,或者做什麼好。

他的隨意還呈現在他的打扮上。我一邊聽他答問題,一邊留意他的衣著(別心邪!)。當日他以T恤短褲人字拖的街坊look跟我們見面,沒有刻意造作,做訪問就像去草地一樣causal。由衣著到做事,都如此隨心,真的表裡一致。

節目重溫:

24/11/2013

一年

一年前的今天,我不能相信能夠走到這一步,在做目前的事。

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在構思節目新主題,未有框架,未有人。

當我說沒有人,就有人出現,而且是起動型的人,天馬行空、有前無後地做demo,屢試屢敗,再屢敗屢試。

當第一階段完結後,我繼續說沒有人時,繼續有人出現,而且一來就是三個,全都是實幹型的人,一齊起勢地做,上天下海,毫無怨言。

當我需要一個助手,而且條件並不容易吻合,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麼一個人的時候,竟然真的出現,而且時間不遲不早。

一年後的今天,當日我以為不可能發生的,都一一實現了。這一年,真奇妙。

感恩。


相關文章:   

22/11/2013

不可思議的依時大廈

(每天早上都誓神劈願話要早點去睡,但每晚臨睡前,都想寫一點什麼,諗一大輪都未開始,最後又搞到鬼咁夜先去訓!今晚終於下定決心向自己的興趣交代,要亂寫一通!耶~)

==========

由九月開始,電台節目轉了新主題,叫「生活再造」,每集都訪問有不一樣的生活態度的嘉賓,看看生活有什麼新可能。雖然我很怕接觸陌生人(這是真的),但為了工作,還是硬著頭皮去接觸嘉賓,所以近來幾個月,認識了不少有趣的新朋友。

11月的主題是「空間顛覆者」,找來一些顛覆我們對空間想象的人(係咪唔明我講乜?),例如:跳街舞的人、去草地玩的人、去荒廢的空地搞音樂會的單位...

還有一幢叫「依時大廈」的工廈,全幢大廈都出租給藝術家做工作室。

公司同事之前去完那裡做訪問後,個個大為雀躍,尤其大讚業主代理人很很很很很靚仔(還盛讚其他藝術家都是靚仔靚女),我見到個個同事變了心如鹿撞的少男少女,心想:「有無咁誇張呀?」

ok,終於輪到我要找他們做訪問了。約好見面時間,我和幾個義工就去「依時大廈」跟業主代理人和二房東見見面,準備節目內容。


(右二:Phil;右一:Aidan) 
(信我,他們是真人靚過上鏡!)

二房東Phil到樓下迎接我們,他的樣子極似Hip-hop組合「農夫」的C君(!)。我本以為藝術家都是cool cool的,但他卻溫文有禮,一邊帶領我們去會客室,一邊有條不紊地介紹「依時大廈」的基本資料,真是專業的接待。

當Phil推開會客室的門,我終於見到傳說中很很很很很靚仔的業主代理人Aidan。坐在大班椅上、身穿短袖衫的他,露出一雙手臂上的紋身,充滿氣派!我立時被他的氣勢懾著,心想:「駛唔駛型到咁呀?」。關於「型」,不知道你會不會像我一樣,見到d所謂「型人」,係會想打佢呢?因為見到他們自以為潮童出巡,成個人散發著「我好型、我好型」的氣息,就勁想打佢一鑊!但Aidan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的型不是因為著名牌衫,戴黑超,一舉手一投足,都沒有造作,他的型來自他的信念!(雖然我不知道他的衣服是否名牌)

他在外國讀藝術,見過外地好支持藝術家發展,就想帶這套方式回港。他花了一大筆錢翻新當時殘舊不堪的「依時大廈」(想知他用了多少錢,就看「不事生產」這期Breakazine啦!),安裝電梯;打通窗口,以便採光;寧願多花錢修葺天花,都不安裝假天花,就是為了方便藝術家做創作;有共用工場,藝術家可以在開揚的地方鋸木鑽o野,減少受灰麈、木槺影響;還有不少common space,例如:Rooftop garden,讓藝術家聚聚頭,jam o下橋,刺激大家做創作。

我的義工正職是做商廈租務的,他聽完「依時大廈」的翻新內容後,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一般而言,先不會租單位給藝術家,擔心交不起租,再者應該要用盡每一吋的空間,務求賺盡每一毫,但「依時大廈」卻著重空間,劃出不少地方作公家之用,不能出租,豈不賺少了很多錢?

Aidan和Phil認同錢是要賺的,他們還是要努力令收支平衡,但在賺錢的同時,可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Aidan認為藝術是一種工業,而不單單是興趣,他想証明做藝術都可以賺到錢。而賺錢,不是來自度住度住每一呎每一吋租到幾多錢,是靠藝術家的創作。他們都是藝術家,很明白空間對做創作很重要,亦清楚藝術家需要什麼,所以工廈內的一切的安排,都是以藝術家的角度出發。沒有什麼高大威猛的理念,只是單純地張心比己。(當然啦,為了省錢,他們還是什麼都要做,包括泥水工作和搬泥!)

傾完之後,Phil帶我們參觀各個工作室,他跟每個單位的藝術家都十分熟絡,知道在哪裡找到零食,邊吃邊傾,自在得如同自己屋企。無論是新租客,還是現有租戶,他對他們搞哪類型創作、創作意念和內容都瞭如指掌。據說租客有任何問題,上至漏水,下至燈膽有事,總是第一個找他。其實他未必有需要負責,但他還是會幫忙,所以被租客稱為「總管」。訪問當日他基本上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老是忙著做rooftop garden的事,整天只覆了一個email。

他說話總是和和氣氣,而且很細心。當我咳了幾聲,他就問是不是被裝修的味道嗆著。行完整幢大廈後,他還帶我們到他的工作室坐下繼續傾,有問必答。最後他還帶我們去吃東西,真是大好人!我覺得他已經做足兩百分,做好份內事有突。

如果有機會,我想繼續搵佢o地玩啊!

節目重溫:

 

19/11/2013

回到最初的美好

最快改變氣質的方法,就是閱讀。
不用錢(去圖書館借),又持久。

面對常態是混亂的生活,我選擇靜下來,回到原點。

15/10/2013

好聲音

好聲音就是有一種魔力,令人一聽難忘。

上次是王苑之,我在CD舖聽到她和張學友合唱『真的受傷了』,令我聽到失神。



今次是他。

有次,無意間睇到「中國好聲音」,一直把他的名字記在心中。

他叫李代沫。

10/10/2013

Promise

You are trustworthy, you listened to my prayer, you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you said you never leave me, please hold me tight,  please show me your glory.

I know I should move on,
but please,
just leave me alone for a second.

6/10/2013

Patience

按捺想急於成就的心,靜待合適的時機,好好的走眼前的每一步。

不能急,亦急不來。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驕傲,我的眼不自高; 重大和超過我能力的事,我都不敢作。我的心平靜安穩,像斷過奶的孩子躺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以色列啊!你要仰望耶和華, 從現在直到永遠。」

(詩篇 131:1-3 CNV)

3/10/2013

幾句

我想要:
開放性
洞察力
包容
遠見
信任
魄力
冒險精神
愛玩的心

別只想著做大事,先做好眼前的小事。
尋找夥伴。
我想做的,其實跟我的工作無關。
加點耐性,一步步來。

2/10/2013

我不吃龜苓膏的,因為烏龜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童年的玩伴。

小時候,我向老爸要求養雞仔,他竟然帶我去買龜仔! 我不知道是他聽錯,還是將錯就錯。不過,我只是旦求有得養小動物,雞又好,龜又好,有得養,我就ok。

當然,小朋友養小動物,總會出意外。不久之後,第一次買的小龜就死了。(真正的魂「龜」天國)

老爸又再帶我去買烏龜。今次我認真的揀小龜,揀了一頭殼上有明顯黃色花紋的烏龜,改名為明明,另一頭就胡亂揀了,改名為玲玲。(其實我不懂得分辨烏龜的性別,改名是亂來的)

明明很活潑生猛(?),玲玲則騰雞怕事,所以第三隻烏龜亞wing(我以前改名真的很老土)未出現之前,龜糧多數由明明吃光。

某天早上,一如以往,我一醒來就去餵烏龜吃早餐,赫然發現龜箱中多了一隻龜! 而且有我手掌般大,明明只有我三分二手掌大,玲玲則只有我一半手掌大。這頭龜是家人在梯間發現的,相信是牠從舊主人家中逃走的。相信牠應該很肚餓,所以當我餵龜糧時,牠就推開其他人(?),獨食起來 (奇怪的是,牠愈食愈大隻,又話獨食難肥? ) 牠一來到,原本唔多夠住的龜箱,就顯得更擠湧,要馬上替牠們搬家。

老爸買來一個膠箱,用菜刀在箱蓋開了一個洞,讓烏龜們抖抖氣,有時見到牠們從洞中探頭張望,模樣兒真的很傻氣。

牠們三個體型是大中小,每天午後曬太陽,牠們都自動埋位,由大碼的亞wing做底,中碼的明明做中層,細碼的玲玲做高層。每天看牠們為曬太陽而爭上位,耍雜技般爬上爬落,就覺得很有趣。當見到牠們曬太陽曬到伸長頸和後腳,一臉舒服,就感到滿足 (舊屋是西斜,烏龜就開心,難為我每天曬到飛起)

亞wing是逃走的慣犯,經常爬出龜箱,有時躲在床下底,有時在雪櫃邊。有一次,牠失踪了一個星期,我反轉間屋都唔見,最後發現牠卡在花樽口,原來牠由龜箱爬了出來,跌在龜箱附近的花樽! 幸好我找到牠!

更多與烏龜相處的故事,下回再續。

下圖這隻陸龜,原本在花園的一角吃草,當我在圍欄叫牠,牠就一步步走過來,其他人叫牠都無反應啊,呵呵!

13/9/2013

怪地方

這裡真是一個怪地方,會不停叫你思考自己的夢想,問你自己想做什麼,還會叫你不要怕錯,講埋曬d「試咗先算」,「唔試唔知身體好」之類的說話。

大概沒有其他地方會比這裡,更要對自己真誠,因為沒有太多客觀環境上的限制 (但唔多唔少總有啦),基本上你想做的,只要符合真理和有資金 (很重要!),就可以去做,所以什麼「無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等藉口,這裡是不管用的。於是,最可怕的事情就出現,就是赤裸裸地暴露自己原來不知道想做什麼 (!)。那種無可推諉的感覺真的糟透了,就像執好曬行李,跟朋友去到機場,臨上機的一刻才發現自己不知道想去哪裡! 搞到成村人企曬喺度!

在這裡要知道自己想點,比一切重要,因為人手、物資和合作單位都不是問題(?),只要件事本身有意思、夠硬淨,這些東西自然會出現,但如果不知道想做什麼,問題就可大了。

嗯…自己的夢想或者想做什麼? 其實,由細到大都沒有仔細想過,因為我又不是想做總統、機師或太空員,普普通通地過就好了。於是,我走了很多人走的路,用功的讀書、升大學,我以為這就是我想做的事,但原來我只是跟著別人的路,沒有認真地問自己喜歡或想做什麼。於是,問「自己到底想點」這個問題很陌生。

直到我來到這裡,做一份鼓勵人追夢的工作,我就想,要是連自己都不知自己的方向,又怎能鼓動人去追尋夢想?

為了找出方向,我去讀書,但最後我發現還不及去導賞團、聽人講故事,甚至親身去到另一個國家體驗風土人情,來得深刻有力和開眼界。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思考型的人,反而透過經驗去學習,效果更好。因此,同事的一句:「做訪問是最快打開眼界的方法」,就令我想在節目中訪問不同的人,透過與他們傾談,擴闊視野。當然,過程是艱巨的,要思考約什麼嘉賓,要找聯絡方法,事前還要先跟他們傾傾偈,了解他們的故事,而且要做足功課,睇曬嘉賓的資料,又要安排義工做錄音production…每一集節目都是心血,但因為我不想再自說自話,而是想開眼界,同時也想和一班義工一齊拉闊視野,所以選擇了一條不易走的路。

當然,目前這一刻我還未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或節目會變成點,但至少有機會讓我去試,就即管試試看。我相信在過程中,自然會浮現答案。

更重要的是,在試的過程中,我並不是孤單的,而是有一班有心人和我一起,有他們,我才可以放手一搏。

下圖為天水圍天光墟,時為清晨六點。當時我和一班義工去做街訪和跟嘉賓見面。當日要勁早開工,天氣又曬又熱,但他們都毫無怨言,真是有心人。

4/9/2013

幾句

  • 好頭更要好尾。不論台下有多少人,都要做好每一台戲。
  • 尊重別人的夢想。
  • 要看到別人已用盡全力去做。
  • Did I bring out the best of them?
  • 如果任你玩,你會做什麼?
  • 我是誰?
  • 現在嘗試做的事,可能早三至五年都做不到,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 要彈,更要讚
  • 我要一班敢死隊,貴精不貴多
  • 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我想,這方向大概走對了吧?

2/9/2013

突破DJ訓練課程2012:一年總結

每一年DJ班,我都喜歡在第一堂時,叫學員寫信給一年後的自己。當他們收信時,正好實習了一年。經過365天的磨練,學過構思題材、做資料搜集、寫稿(以及無數次彈稿)、錄音和開咪後,他們再重看自己在一年前寫下的說話,不知道有何感受?


在應屆DJ班最後一次月會上,我叫學員分享這一年最大的發現,有人說發覺「講得到」與「講得好」 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未參加DJ班前,會認為自己的說話技巧尚算可以,但上過堂、開過咪之後,就發現要講說話講得動聽,不光是要技巧,還需要內涵。

要拉近「講得到」與「講得好」的距離,那叫做「練習」,而且還是大量的練習。當練習到某個程度,改變就會出現。

除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做DJ跟做任何工作一樣,要平衡「做自己」與「市場需要」的張力。因為在大氣電波開咪,佔用公眾領域,不能自說自話,但如果節目中沒有個人風格,一來沒有特色,聽眾不會記得自己,二來唔可以做自己鍾意嘅嘢,做得咁辛苦為乜?

因此,每個DJ都努力鑽空子在自己喜歡的事中,找出吸引聽眾的位置,好讓他們既可以做自己,又滿足市場需要,兼且在困頓的工作中,找到寄托,因為很多時候,要做到自己喜歡的事,就少不免要做更多自己不喜歡的事。

講到尾,要得到夢想/心愛的/_ _(自行填上),要付出代價,過程一點都不浪漫。是否堅持下去,就得問自己到底有多喜愛一件事情。

到最後,學員是否繼續做DJ或傳媒,我不太在乎,反而著重他們是否忠於自己,勇於追夢,不讓下一年的自己後悔。

27/8/2013

His love

You hold me tight even I run away from you. You are always there, waiting for me with love and patience.

You know what I am, a creature that made by mud. I hurted you so many times, why do you still love me?

Your love is true, pieceless and never ends, please heal me, save me, give me hope. I need you.

26/8/2013

Just ask

要達成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怕被人拒絕。

以前我很怕找人幫手,因為怕被拒絕,但我的瑞典朋友告訴我,其實別人不會太介意幫手,只要你肯問就行了,Just ask!

舊年我一個人去歐洲旅行,旅途其中一站是捷克,我去到旅館,發現房間竟然沒有窗簾,我就要管理處替我安裝窗簾,負責人說就快收工,明天才能找到人安裝,叫我當晚「將就」一下,本來我都諗住算數,但返到房,又覺得一個女生的房間如果沒有窗簾,會十分不便,於是我鼓起勇氣,再去問管理處負責人攞窗簾,表示即使要我自己安裝都可以,他想一想,就去拎窗簾比我。原來不是沒有人安裝,而是他不想臨放工時幫我裝窗簾!如果我沒有再問多他一次,我就要在無遮無掩的情況下過一晚!

那一次我學到,不要怕被人拒絕,有需要的時候,即管開聲問人,Just ask!



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除了要Keep on walking,不斷嘗試,還要Keep on asking。 

我在抵達首都布拉格後,不知道如何前往旅館,感到很徬徨。雖然我很害怕向人問路,但也要迫著開口,可是英語在當地不太行得通,所以不斷被拒絕,覺得心灰意冷。但我想起瑞典朋友叫我有需要幫忙的時候,就just ask,我就繼續向人問路。終於遇到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知道旅館的位置後,就答應帶我去。雖然他們的英語不大靈光,但仍然努力跟我談天,又介紹捷克必去的景點,女朋友還沿路替我拉行李。找人幫手,總會被人拒絕,但別放棄,一定有人肯幫手,問到有人肯為止! 

 (拖著肥大行李箱,走了一大段顛簸的石板路,終於到所住的hostel)

24/8/2013

有底趁嫩蝕

注意每一個小環節,會令自己成為一個討人喜愛的人。每一步都做多少少,不介意蝕少少底,最終有賺的還是自己。

我睇過一份文章講辦公室生存之道的秘訣,講「蝕底就是著數」:

一間公間年中總有大大小小的活動、派對,做搞手的人,嘅要處理自己的工作,又要花額外時間去做活動的事,勞心勞力又無錢收,所以多數無人願意做。作者當然不會舉手話要做活動搞手咁笨,但當HR力邀她做時,又不會推卻。 後來發現,做得搞手多,其他部門的人都認得她。正因為其他人識她,所以當有coupon、sample、書…都會先拎比她,有時HR又會送她一些就快到期的船河飛和度假屋優惠,著數還有不少。

又有時其他部門的老細見她收工後仍在公司,就會找她幫手做小小事情,而因為她不怕「蝕底」,久而久之,他們在大時大節送禮物比自己秘書時,都會預埋她,其他部門老細請食飯時,她又有份。

她話自己所得到的,不是免費午餐或是什麼著數,而是贏得有錢都買不到的口碑,以及友誼。所以,她認為做人肯「蝕底」,最終還是自己有著數,而且最好自趁自己仲後生,有本錢蝕得起嗰陣去做,真係「有底趁嫩蝕」呀!



每一個肯蝕底的人,都是無名英雄,令我想起上個星期三打風,天文台話下午兩點前後才會改發三號風球,但一班巴士司機在還在掛八號風球的中午,已經著好制服,邊吃午飯邊stand by,預備一「落波」就出發載市民返工去街,他們不但是蝕底,更加是冒著危險離家去服務市民,他們每一個都是無名英雄,向他們致敬!

21/8/2013

大眼仔與毛毛

自己是怎樣的人,就做怎樣的事,就像大眼仔想學毛毛威風凜凜地(?)去嚇小朋友,但換來對方一句:「你好cute呀!」

於是,他明白自己無法做出毛毛的成就(?),但他所能做到的,也是毛毛不能做到。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樣嘢好叻,有人耍太極叻,有人跳舞叻,有人諗計叻…不用羨慕別人,也羨慕不來,只要專心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就足夠了--當然,如果有一點點成果,也不錯啊。

16/8/2013

轉貼:<你的回答呢> by 素黑

<你的回答呢>-素黑 (2013年08月12日 AM730)

在微信和微博上問了一條問題,先展示一下大家的回答,你再猜問題是甚麼:

「不要那麼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找一個對的人過一輩子,不折騰。」「我會更早放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依然無悔遇見的人和事, 因為經歷,不管好壞,都是經歷。」「不要放任自己!」「我不會繼續等他,我會努力奮鬥!不揮霍青春與金錢,不結交那些朋友!」「不要輕易愛上一個人,腳踏實地。」「絕對不要因為任何人和事放棄我的計劃,停下我的腳步。」「決不委屈自己。 」「應該畢業就和男友分手。」「不會再為那個人背債。」「不要為了愛情迷失自己,慎重再慎重。」「不要結婚。」「勇敢走下去就好,你不會知道將來自己有多精彩。」「不再傷害自己。」「更小心地用錢。」「一定完成自我認知、挽救婚姻生活。」「不要為愛付出全部。」「徹徹底底離開不屬於我的那個人。」「一定要 好好學習 ,不要荒廢時間了, 那樣做不僅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父母。」「許諾開始感情要慎重。」「甚麼都不選,該怎樣還是怎樣,很多事我只能接受。」「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要期望沒結果的愛情,不要碰不該碰的人,苦的是自己。」

還有更多更多。

開估吧,問題是:「假如時光可以逆轉三年,你會跟自己重新承諾甚麼?」

靜心反思,你的回答呢?

**************

我的答案是:「無需逆轉三年,因為當日我所承諾的,已經做到/在做了。」

為克服英文心魔,膽粗粗在網上找陌生的外國人教我英文
跳出comfort zone,一個人跑去歐洲去探素未謀面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
在歐遊中,又到一個從不認識的德國家庭打工換食宿
在香港又不斷去衝破自己害怕接觸陌生人的心理關口
嘗試培養一些長久的興趣,改造喜歡快見到成效的個性(但仍努力中)

呼...回望這幾年,彷彿過了幾世,很累。
但當見到一個又一個講了幾年都無做的事情,在這幾年間一一做到了,還是覺得值得。
我拼命地做,是因為不想再有遺憾。 


我知道,你會以我為榮,對嗎?

(@ Munich Airport)

6/8/2013

Wait

James 5:7-8 MSG

Meanwhile, friends, wait patiently for the Master's Arrival. You see farmers do this all the time, waiting for their valuable crops to mature, patiently letting the rain do its slow but sure work. Be patient like that. Stay steady and strong.

4/8/2013

二分一的精采

有時候事情很奇妙,原以為最好的選擇,其實不一定,那些本來覺得不好的選擇,反而出乎意料之外地好。

選大學主修科時,我的首選是傳理系,其次是中文系,可是最後我不能入到第一志願,只能入讀次選的中文系,我是有點失落的,因為覺得沒有經過傳理系的新聞訓練,就無法達成夢想,去做記者或編輯之類的傳媒工作者。但既然無法入讀傳理系,我唯有在主科之外,選修不少傳理系的課程,甚至扮傳理系的學生去sit堂,爭取每一個機會去吸收傳理系的知識。

但我始終不是傳理系的學生,所以沒有做傳媒的實戰經驗,無機會約嘉賓做訪問、學寫稿和拍片,我覺得很可惜。但我的傳理系朋友卻覺得我很「爽」,因為可以享受上堂聽書的樂趣,但又不需要像他們一樣承受龐大的讀書壓力,例如: 不停約嘉賓、跑訪問、拍片、剪接、做功課、presentation,還未計測驗和考試,有時功課多到要在學校通幾晚頂,才可以完成;而且有很多東西很突發,要不停想辦法應變,其實很累。

聽完他們的分享,我竟然「慶幸」自己沒有入到傳理系,因為我愈讀就愈發覺自己的性格不太適合做傳媒人,若要我經常跑來跑去,應付一個又一個突發的情況,我應該會受不了,所 以我入不到傳理系,反而令我可以讀自己都幾喜歡的中文系,訓練自己的語文能力,同時又可以接觸有興趣的傳理系,兩者各二分一,比例剛剛好!




好喜歡這幾句歌詞:「離原本想的有些遠/好比揀選歌舞的路線/但拍了一齣打鬥片」 大學畢業後,我找有關傳媒的工作,我以為自己幾經辛苦做了半個中文人、半個新聞人,就會做傳媒工作,誰知我竟然做了行政工作,負責訂文具和廁紙!後來又來到這崗位,表面看似做傳媒,但其實是做青年工作,在做電台節目的同時,和後生仔女交手,一齊成長,有時睇返這幾年所做的,真是「好比揀選歌舞的路線/但拍了一齣打鬥片」!雖然跟我最初所想的有出入,但我覺得現時半個DJ,半個youth worker的身份還真不錯啊!

相關文章:
基本功
收到十年前的自己寄給我的信 1

18/7/2013

改變了,就不再是自己

跟朋友相處也好,搞藝術也好,要是為了受歡迎而過份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就會失去原來的風格-那些最吸引人的特質。

做歌手,要在市場上生存,少不免要配合市場和歌迷的愛好而改變,所以我會擔心某些我嘉愛的歌手,因為要賣碟、有好成績而改變自己,變到失去了起初最獨特的地方,其中一個我會擔心的歌手是盧廣仲。

我第一次見到他的大碟,心想:「呢個戴大眼鏡、冬菇頭嘅男仔好醜樣喎,點解佢可以喺呢間連鎖唱片舖賣碟呢?」 好奇的我就試聽他的歌,竟然發現他的曲風輕鬆自然,歌曲題材貼近生活,由早餐、蚊子到怕被延遲畢業都能寫成歌,提醒我歌曲本來就應該如此生活化,如此簡單。

就是這張大碟,令我發現盧廣仲

慢慢,他走紅了,愈來愈多人認識他,我開始擔心他會跟其他歌手一樣,歌曲內容變得商業化,造型會愈來愈靚仔,失去了自己的風格。

不過,他的經理人說他即使走紅了,還是保持「極度離譜的生活氣息」。他說盧廣仲會堅持早睡早起,一到晚上11時,就要睡覺,即使要放棄跟朋友去玩的機會,都在所不辭;又會堅持每天一定要吃早餐,有一種近乎瘋狂的執著;還會跟公公去划竹筏、出海捉魚。就算他做了歌手,當紅了,這些生活態度仍然不變。


我看著他入伍當兵的相片,毫不修飾地展示自己剷青的髮型,還覺得自己型到爆,我就知道盧廣仲不會變。



其實你唔需要話比我知,你訓覺訓到口水流曬出嚟嘅。不過,他就係咁率性,生活裡面一切嘅題材,都可以寫成歌。希望佢可以繼續keep住呢份直率,唔好隨住市場或者商業考慮而改變,因為咁先至係我哋鍾意嘅盧廣仲。

15/7/2013

姿色改變命運?

講真,做人幾可有時間去認識另一個人?睇外表、睇成績就是最快決定如何做選擇的方法。所以,賣相「四正」,的確有著數,而且可以好關鍵。



1960年,美國舉行總統選舉,第一次搞電視辯論,讓全國700萬名選民透過電視直播,見到參選人的表現。當時的候選人有甘逎廸和尼克遜,兩人的支持度本來相約,但進行了電視辯論之後,尼克遜的形勢就急轉直下。

當時的情況就像隔離台嘅頒獎典禮,既直播電視辯論的情況,同時電台又直播他們的講話。民意調查顯示,當時只收聽收音機的人,大多數都被尼克遜的精彩言論打動,認為他會贏;相反,收看電視直播的人,就認為甘乃廸會贏。因為當時尼克遜看起來又瘦又白,個樣好病,又成頭大汗,相反甘乃廸就表現得很冷靜和充滿自信。負責論壇的電視台事後進行民調,推算出有400萬選民話受到這場辯論影響而決定了最終的投票,其中有72%投了甘迺迪一票。

個賣相係點,都係真幾影響大局。不過,o係睇樣以外,都要用吓個腦諗一諗,因為知人口面,未必知個心。



最鍾意呢句歌詞:「總之老豆食乜我就食乜」,喂,係咪真係傻架?一把令人好懷念嘅聲音,一首依家聽返都覺得好新鮮嘅歌,Beyond嘅<爸爸媽媽>。

講傻,今個月頭就有好多傻人,喺大熱天時都仲會出嚟行,為咗唔係貪得意,而係真係用過個腦諗過,覺得個社會有d嘢唔妥,要行出嚟用對腳表現意見。

今期突破書誌Breakazine,講的就是面對社會上的不公義,作為社會一份子的我們,可以做d乜,全線7-11或Circle K有售。

8/7/2013

Beautiful

7/7/2013

多謝你,我的師傅

3/7/2013

小確幸

有人在旅程中想起自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29/6/2013

踏出去,世界會把你承住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就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不可預期的挑戰。

今個月頭,我有兩位朋友出發到德國working holiday一年。在出發前三個月,因為航空公司有超平機票,所以他們臨時決定更改行程,在出到德國前,先去一去南美,再返回歐洲。

他們在秘魯乘的士去預先book好的旅館,而司機叔叔一臉沉默,看不出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一路上都很擔心。去到旅館,負責人卻竟然說他們找錯地方。司機叔叔載他們到附近找找,又去公共電話亭打電話到旅館,又替他們問人,都肯定沒有找錯。

原來旅館不時會over book,即使book了房,但要是晚了來、旅館客滿了,對方就扮你找錯地方,不讓你入住。我的朋友就出示已付租金的文件,跟旅館負責人對質,司機叔叔也出口幫忙,但對方發難,趕走了我的朋友。他們唯有到附近的地方租旅館,司機叔叔堅持要載他們到那裡,又幫手跟新旅館的職員解釋他們的情況,令他們可以租用到最便宜的房間,直到他們安頓好,司機叔叔才離開。

跳出安舒區,可能會遇到不懷好意的人,但會有更多人願意不計較一切地幫忙。别因為可能遇到壞人,就不走出安舒區啊。


現在兩位朋友已在德國了,他們每星期都會寄一張明信片回港,給不同的人,記錄他們一年的經歴。第一張明信片已寄回港,是給他們的父母。幾位老人家當日知道他們打算到外地生活一年,擔心得很,但卻沒有阻止,只是三番四次語重心長說:「兩個人在外地,一定要彼此互相扶持,不可以放手。」

要踏出舒適區,要追逐夢想,不止要有勇氣,還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體諒。

第二張postcard都已寄到,很感動。

如果想keep住知道我兩位朋友的遊歴,請上網搜尋「Little Post」

28/6/2013

始終一天,我會放棄再講

有些感受,只能獨個兒啃掉,
一點一點地慢慢消化。
不想再說,無話可說。
抵抗它,只會換來身心俱疲,徒然費力,
唯有擁抱它,接納它,與它共舞。

25/6/2013

媽:「我未食過呢樣嘢。」

我廚藝很差,頂多識煮蕃茄炒蛋。為了未來的幸福(?),我決定拜師學藝,每星期學煮一道菜(ok,其實我預了每兩星期才成功學到點煮一道菜…)

第一道我要學的菜是:麻婆豆腐

材料很簡單:
煎煮硬豆腐
免治豬肉
同珍豆板醬(導師堅持要買這品牌的醬料)

做法也很簡單:
先炒豬肉(因豆板醬有味,所以沒有醃)
豬肉熟了一點後,再落豆腐
炒到咁上下,再落豆板醬
(我還私自下了鷹粟粉埋芡,扮曬pro)

評語:

媽:(嚐了一口)「我未食過呢樣嘢。」

朋友甲:「幾好味啊!」

朋友乙:「如果醃過d豬肉,有返d味就更好。」

大致上,味道不錯 (自以為是)

XDDDDD 

22/6/2013

一次滿足曬兩個願望

兩個我喜歡的男生


兩個我喜歡的歌手

20/6/2013

踏出去

解決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對它。未踏出去之前,我會怕、會患得患失、會左騰右騰,可是一旦我決定去馬,就勇往直前。

走出去才發現以往把自己收在牆內,牆外的世界沒有想象中危險,風光還真不錯。

要人,就有人。仍然要人。

Just ask,總會被拒絕,但即管繼續問,一定有人肯幫手。被拒絕而已,又不會死。拍拍心口,又是一條好漢(?)。

既要top down thinking,亦要bottom up action。在循環中,才會產生力量。

試吓囉,最多咪死…但又唔會真係死。

Don't forget it just a ride. 要有冒險精神,都唔駛下下咁認真嘅。

如果以我自己本身的性格,我是不會做現在做緊的事。現在的情況是人在漿糊,身不由己,就好似推金幣機嗰d金幣,比人推緊出去,但同時又唔想被推出去,賴死在邊緣位置拉扯。不過,既然心中有一股騷動(?),死就死吧! 反正我知道老天爺叫得我做,佢會包底的。

15/6/2013

識人好過識字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活動,叫『故事地攤』,每次都有不同的人擺檔攤,分享自己去旅行的經歴,例如:有個女生展示去南美旅行的相片和紀念品,也有人講去愛爾蘭 working holiday的故事。

我的朋友在『故事地攤』中認識了幾位檔主,有次他們有飯局,雖然我不認識他們,但我也厚著面皮跟埋去。

每位檔主都很有心,除了帶了幾本記錄旅程見聞的日記簿外,還帶埋電腦show旅行的照片。他們曾經去過羅馬的比薩斜塔,一般人只會普通地跟斜塔合照,再特别少少的,就會利用攝影角度,令到人看起來好似托住個斜塔。他們看到很多人在扮托塔,就靈機一觸,不去扮托塔,而是托住那些扮托塔的人,又或者扮抓住他們,拍了很多奇形怪狀的相片。其他遊客見到他們咁樣玩,大家又照辦煮碗,如是玩了一個下午。

那一晚,我聽著一個個檔主分享自己去旅行的經歴,雖然未有機會親身去到當地,但全因為我認識了那些新朋友,我覺得自己對這世界多了一點點認識。



來自北京的樂隊「刺猬」--<永遠選你想要的>

『故事地攤』除了旅遊檔攤外,還有一檔是搞『漂碟』的,就是大家把自己的CD跟人分享,算是長期借碟比人聽,聽完就去『故事地攤』還給檔主,而今晚所播的歌就是來自我當日所借的碟。

我藉著參加這些活動,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節目內容。Keep住識新朋友,keep住對世界好奇,就會發現世界實在很太多好玩的事情,但千萬別忘了一定要選自己想要的生活。

11/6/2013

For you

When someone makes you down, don't lose your faith in Him.

Keep doing what is right. We stand side by side, we can do it here, or do it there, but don't forget to do it with love and wisdom.

8/6/2013

耳聽三分假,眼見未為真

單憑某些資料就以為已經掌握了事實的全部,繼而下判斷,是很危險的,因為資訊是可以被設計。

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張圖片,就是A用刀追斬B,B在逃跑,但在鏡頭之下,畫面卻變成B用疑似是刀的利器襲擊A,令A一臉痛苦。由於沒有選取A手執刀的鏡頭,於是本來是受害人的B,反過來變成行兇者。


這就是傳媒,它選取什麼,受眾就會相信什麼。如果單憑傳媒的報導,就判定誰是誰非,會不會看不到真相?

對於遊行、集會,你有什麼印象?在報章雜誌、電視新聞的報導中,總是看到示威者衝擊鐵馬,警方要噴胡椒噴霧,又大聲喊口號,感覺很暴力,擾亂了社會秩序。到底集會、示威是不是如此暴力呢?

今個星期二,我參加一個集會。由於下大雨,我到會場不久後,集會便解散,地上遺下大量場刊、蠟跡和垃圾,有些還泡在積水中,其實幾污糟。雖然 大會沒有要求參加者幫忙清理,但集會解散後,有很多人默默地收拾,主動剷走蠟跡,甚至用手「打撈」被積水泡到「溶溶爛爛」的場刊,然後整齊地收集成一袋袋垃圾,放到垃圾筒旁邊。


集會可以沒有暴力,沒有擾亂秩序,但傳媒較少報導集會的和平、安靜和理性這一面,因為這不夠張力,不夠搶眼,不能「賣紙」。如果我們以為這就是答案的全部,可能被人蒙閉了都不知道。



什麼是真,什麼假,不要讓别人告訴你,去到現場用心用眼去看清楚吧。

1/6/2013

三井壽

在講求團隊精神的team play中,要看得到團隊中不止自己一人,更要相信當自己唔掂時,其他隊友會幫自己補位,一齊解決問題。


我喜愛的漫畫《男兒當入樽》,講湘北隊在全國大賽中遇上超級強隊,其中擅長射三分球的三井,被對手mark得很實,三井為了擺脫對方而花了很多氣力,令他無力射入三分波。可是,湘北的分數被對方大幅拋離,要在短時間內扳平,爭取三分入球是很重要的。因此,三井出埋飲奶力去射三分波,間中都有射入,但即使再出色的三分射手,成功入波的機會率也只有五成。但他沒有放棄,因為他深信有隊友會幫他擋住mark實他的球員,令隊友可以趁機傳波給他射球,就算他射唔入,都有人會搶到籃板球,再傳比他射。因為有這一份信賴,令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射三分波。

一個團隊,要相信你會撐住我,我會撐住你,先可以有力量繼續走落去。


一首熱血的歌,很適合熱辣辣的夏天聽!有時候天氣咁熱,都想窩在家中嘆冷氣,但每年總有一些日子,即使天氣再熱,都要走出來。當中是為了什麼,我知道你懂的。

下星期,老地方見。

29/5/2013

安西教練


「一個人想由差勁變成高明,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的缺點。」

這是他要櫻木重看自己差勁的射球姿勢的片段,並要求他在十日內練習投球二萬次的時候所說的。

25/5/2013

隻貓係咪人扮架?

21/5/2013

咖啡渣

最近有同事推介用咖啡渣洗頭,說有助改善頭髮打結的問題。

於是我向公司canteen取咖啡渣,他們每天要沖咁多杯咖啡,所剩下的渣滓也不少,天天都倒掉,很浪費。

我拿了一小包咖啡渣後,便嘗試用來洗頭。其實都有點擔心會令滿頭有咖啡味,不過只要沖洗乾淨就可以。另外,我又擔心咖啡渣會塞渠,同事提議我沖頭時用浴盆來盛水,咖啡渣就會沉在盆中,不會塞在渠中。

我試用咖啡渣洗頭已一個星期,每次在洗頭水中,加少少咖啡渣,混在一起便洗頭,沖洗過後就不用再加護髮素,頭髮變得順滑、不毛燥、髮尾不打結,頭皮還很清爽 (似唔似賣廣告? XDDDD)

既不浪費咖啡渣,又改善頭髮問題,還可以買少d護髮素,一舉三得! 嘩哈哈!

不如你也試試問你相熟的茶餐廳拎咖啡渣吧。

(@ Stockholm) 

20/5/2013

恩慈

信上帝有一樣嘢好,
就係乜都到末日先埋單計數--
在此之前,還有很多機會改過。

(@ Berlin) 

15/5/2013

流川楓


流川楓在考慮是否離開湘北隊,出國留學美國兼進軍NBA時,他去找曾令他在球場上大吃苦頭的仙道「鬥波」。二人大戰多個回合,仍然不分高下。

仙道:「如果有單對單籃球比賽的話,你一定會是冠軍。」
流川:「哦?」
仙道:「無論比賽抑或單對單,你的打法都是一樣,但實際的正式比賽中,你真的無人能阻嗎? ……單對單也只是其中一種進攻方式而已。在你未明白這一點之前,我不認為我會輸比你。」

後來流川明白了仙道的意思,令湘北隊在全國大賽次輪晉級賽擊敗了超級強隊,震驚全場。
致勝的關鍵是,流川學習信任同伴。

13/5/2013

Start from you

要實踐所相信的,不用上天下海,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那怕只是一小步。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買得太多嘢,尤其是衣物,有時多到即使價錢牌都未剪,都要送去回收箱,其實我覺得很浪費。有次跟其他女同事傾開,發現她們都有這個問題,我就想:既然大家都有衣物不要,會不會可以互相交換,讓二手衣物找到合適的新主人,同時減少過度消費?

於是我搞衣物交換活動,邀請女同事參與。起初我以為大家會介意著二手衫,點知她們不但不介意,還很積極翻出大量「舊衫」,質素之高,遠超我所預期。不講的話,甚至不可能發現那是二手衫。

經過幾次衣物交換日,同事開始反思自己為何「散極仲都有貨」,發現是因為自己買得太多衫,而且有很多是不必要的。又一些同事在想買新衫之前,會先忍一忍手,看看能不能跟其他同事交換,甚至有些覺得換二手衫已經足夠,不用再買新衫。 有時見到別人著住自己carry唔到的衣服,其實很開心,因為那些本來在衣櫃裡封麈的衣物,透過與人交換,可以成功「出櫃」,又可以減少浪費,想不到竟然刺激到大家反思自己的消費模式,這是我沒有想過的。

要改變社會,為呢個世界做返d嘢,不一定又大又難,可以由你身邊開始,就好似搞交換衣物活動,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我覺得每間公事和群體都可以做,大家不妨試試。只要肯由自己做起,社會就可以改變。
 


交換衣物活動之所以能夠繼續舉行,是因為有一班願意無私地分享優質美麗衣服的同事,她們相信其他人也會同樣分享,有了這一份信任,就令人人都得到心頭好。

為了保持活動的質素,至今我仍然維持活動的性質,是朋友之間的以物易物,未打算公開活動。但其實我真正的目標是交換衣物活動能夠結束,那可能意味著大家都喜歡衣櫃裡的每一件衣服,再也找不到多餘的衣物與人分享。說到尾,衣物不需要多,只需要夠穿就足夠了。

相連的結:
反消費的另類淘寶
有關「姊妹淘」的二三事
Share & Enjoy -- 飾物交換日
捨。得
同伴
Goodbye
窮人大作戰: 以物易物
Less is more.  

12/5/2013

馬寶寶

今天去了位於粉嶺的「馬寶寶社區農場」,參加每月兩次的「生活墟」,八掛下,取取經。

我參加了導賞團,跟農夫大哥去看看田,了解他們如何有機地種植。為了不破壞環境,他們即使面對蟲害,都堅持不落農藥,選擇逐條逐條蟲去捉,或者加帳蓬防蟲,但這會不利通風,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其實都頗兩難。
他們又從社區回收廚餘做有機肥料,例如:蛋殼、茶渣、咖啡渣、豆腐渣和魚內臟,把本來是垃圾的東西轉化成養份,讓資源可以重回大自然。農田的存在本可以消化大量由城市產生的廚餘,但近年政府不斷消滅農地,廚餘就要倒掉,塞爆堆填區之餘,又浪費了本來可以是資源的廚餘,人人皆輸。

跟農夫大哥逛了一會兒後,平日嘆慣冷氣的我,已經感到吃不消,而農夫大哥卻仍然後勁凌厲,邊走邊講面不改容。聽他的分享,我明白農村生活並不如想像中浪漫,反而很辛苦,日曬雨淋,而且有時做得辛辛苦苦,卻不一定有收獲。天氣、蟲害和不同因素都會影響收成。正因為有太多東西無法掌握,所以農夫都會順天而行,亦深明有些事情是急也急不來,只可以靜待合適的時機。土地是農夫最好的老師,教懂他們要等待。

土地給農夫的功課很多,包括:翻土、捉蟲(?)﹑堆肥,還有形形色色的瑣碎工作,令農夫大哥鍛鍊出一身黝黑的膚色,瘦削但有力量的身體,彷彿他體內有一顆筆芯撐著,幹練而有力。他的手因經常幹活而變得粗糙,但同時讓人感到很實在--那是一雙做實事的手。最深刻的是他那雙澄明清澈的眼睛,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何而做,於是即使做農夫收入不多,要節省其他生活上的花費,但簡單純樸的生活令他快樂和滿足,遠比賺大錢卻不知為何而忙更有意義。這份實在感,令人很安心。我開始明白為何有人會放棄城市生活,而選擇做農夫。

生活,其實可以有另一種可能。

11/5/2013

Be Simple

你的Tamama聲線,充滿character,是我做jingle/錄音的「鐵腳」;
每次去你家搗亂,一程車便可以回到我家,十分「就腳」;
你離開後,「肥婆group」就三缺一,少咁隻「腳」...

做隻有腳的雀仔之餘,記得喪玩喪食喪買(?),玩到夠先好返o黎呀!

 
(有你,我才識得整蛋糕。)

有機會跟同事成為朋友,是我的運氣。可以一起吃喝玩樂,吹水飲酒,結伴同遊,傾偈談心…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多謝你讓我看見單純的力量。簡單的相信,毫不懷疑的踏出去,祝福就在前頭。

期待一年後的你和我都有改變。

5/5/2013

同伴

很多事情都可以一個人做,如果想做得快,就一個人做,但要是想持續地做一件事,就要有同伴。

最近我和同事在公司搞free cycling 地攤。別以為搞一個地攤很容易,先要向一眾同事收集物資,安排物流,預備擺檔用的工具和材料,再分配人手,由檢定物資品質,到裝飾檔口以及陳列貨品,都要一一安排。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去做,我實死梗! 幸好今次有一班同事義務幫忙,令地攤可以順利完成。

同伴的作用還在於指出自身的盲點。在籌備的過程中,其實有好些地方我諗漏了,幸好有同伴提醒,最終沒有出事,哈。

我和這班同伴平日少公事上的合作,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姊妹淘」,有一句無一句的相處(?),開始認識彼此對消費和物質的看法,慢慢凝聚起來,終於一起搞起地攤來。

我很高興有這一班同伴,是她們令我明白做事不用單打獨鬥。


30/4/2013

「姊妹淘」

我一直認為衣物是要買新的,但自從有一次參加朋友的衣物交換活動,我才發現衣服可以是交換的,可以穿二手的,原來朋友也有衣服適合我的。自此,我便定期跟女同事swap東西。

最初是由交換飾物開始,我一向都知道女生會有很多飾物,但我萬萬想不到可以多到這個地步!本來我只打算交換一天好了,到最後竟然要連辦兩天!


後來,我還跟女同事交換衣物,每逢轉季就舉行,大約一年兩三次,暱稱「姊妹淘」。

每次「姊妹淘」都有意想不到的衣服出現,例如:狂野風、宮廷風、民族風...每每令人喜出望外。最神奇的是,我不時能在同事的衣服中,找到與自己穿著打扮 極其相似的衣物,似如自己買一樣的合襯!在揀衫的過程中,我和一眾同事會談談配襯方法,甚至即時在衫堆找來一些衣物配搭配搭,看看效果。有時,當她們找到 一些『認為適合我的衣服』時,就力勸我去嘗試:「反正唔駛錢,試咗先。如果效果唔錯,下次你咪知可以買o個d衫;如果唔得,咁咪知有咩衫唔o岩自己囉!」。因為這樣,我試了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衣著打扮,哈,原來自己都可以咁著喎!同事的意見,就像一塊鏡,讓我知道自己體型的優勢和局限,哪些衣服可以隱惡揚善,哪些衣著打扮要避之則吉。我以前認為只有擁有模特兒的身型,才會美麗,但原來只要好好掌握自己體型的比例,也可以變得漂亮。


搞swapping party,要注意參加者體型要相約,燕瘦環肥,乜都要有d,否則沒有相似尺寸的衣物能夠交換,心情就難免戚戚然啊。

不過,我覺得更加重要的是「信任」,因為要是懷疑別人不會帶品質良好的東西來交換,就不會願意把優質的東西跟人無條件分享。有時見到其他free cycling活動,叫大家拎東西來,又免費任人拎東西走。我十分欣賞這份大愛,但可惜人的天性是自私,往往因為不認識其他人,即使拿了垃圾來放,都不會知道是誰帶來。沒有這種監察,就令本來是分享資源,讓資源重配的美好活動,變了垃圾散貨場,任何人都得不到所需。

要做到彼此有信任,我覺得參加者互相認識是十分重要,因為跟朋友分享,斷不會/敢拿垃圾出來分享吧?(如會,我好懷疑大家係咪當對方係朋友?)如果想keep住朋友式分享的清純(?),活動一定要private,不能吸納陌生人參與,頂盡只可以由朋友再帶幾個朋友參與。因為大家互相認識,就會互相監察(!),就算見到好多東西想要,但為了保持形象,都不敢在朋友面前狼呑虎嚥地狂掃(好虛偽呀呵?)。我最怕在free cycling/以物換物活動中,見到有人係又拎唔係又拎(我都係呢種人ok?),拿到滿手都是東西,但其實用不著,間接令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有用的東西,破壞了活動的原意,甚至有時我會腹黑地想,會不會有人把免費得來的東西拿去賣呢?當然,打得開門做生意(?),其實無法杜絕這種情況,要令人懂得只取所需,可能要靠教育。至於點教,唔...我仲未想到啊!嗚。

相連的結:
反消費的另類淘寶
有關「姊妹淘」的二三事
Share & Enjoy -- 飾物交換日
捨。得
Goodbye
窮人大作戰: 以物易物
Less is more.

28/4/2013

Keep trying

當一個人對所做的事有熱誠,再加上跳出死背書的框框,可以變成點?

香港搞笑圖片網站9GAG.com,由幾個80後的後生仔,將香港的改圖文化,帶到國際互聯網,現時全球有六億用戶使用,這網站的瀏覽量全球排名323,壓倒排357的NBA官方網站、排365的《華盛頓郵報》。

他們有多天馬行空?看看這張星球大戰的黑武士打扮成教宗的圖片,註腳一句「A New Hope」,跟港人叫劉德華選特首一樣政治娛樂化。結果這圖片有五萬多人like。


不過,他們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面對再三的挫折,就見到他們對所做的事有多大熱誠。

幾個創辦人在創業初期推出第一個網站「電器資訊網站」,叫香港人同人介紹自己家中的電器,結果衰咗。他們又搞化妝品分享網,「你話俾我聽你用開咩產品,我就根據你嘅喜好去推薦一些化妝品」,結果同樣一命嗚呼。諗唔到搞咩生意好,但嬉戲玩樂的idea無限。

其中一個創辦人經常收到朋友傳來的搞笑圖片,「我哋覺得可以(將圖片)直接上傳網站,咁就快靚正啦,所以我哋開始做9GAG」。」他們認為笑聲無國界,所以網頁用英文介紹,吸引不少外國人分享歡樂。不過,這個網站純粹自娛,他們繼續全副心機研究其他項目。

2011年,他們到美國參加專給科技創業者的基金計劃,但面試失敗,轉為參加另一個創業計劃,他們將另外一些創業計劃呈上,包括9GAG,結果成功入圍。獲得五萬元美金贊助及導師從旁指導,他們用這筆錢開發手機卡拉OK程式,但計劃卻以失敗告終,各人將餘額轉作9GAG網的成本,「我哋同個mentor講,其實我哋有個網站做得唔錯,佢叫我哋俾數據佢睇,點知佢一睇就嘩一聲!其實你哋應該全力做呢個網站!」當時9GAG的瀏覽量已達每年一億人次。網站其後再獲20多個美國機構及個人投資280萬美元。現時網站每年營業額過千萬元,並在港設立辦公室,擴充業務,炮製港式笑話。



喜歡這歌詞「輸的是你還是我/一定是你不是我」,要這份不認輸的精神,才可以面對再三的挫折。 屢戰屢敗,不要緊,只要找對方法,只要肯屢敗屢戰,成功或許就在下一個街角。

22/4/2013

最好的時刻。最壞的時刻

有一種造成貧窮的原因是可恥,因為是透過剝削和壓榨,令人賺不到應得的酬勞,那叫做「外判」。


(下文部份節錄自<一個外判下的步兵-忠哥>

突破書誌Breakazine其中有一期訪問一位外判清潔工,他叫忠哥。在90年代,他在汽車零件廠任職送貨司機,曾經月入過萬,後來公司北移,中年失業的他唯有轉行做清潔工,每天工作10多小時,每月只賺得5,000元。

忠哥沒埋怨:「無辦法的,大勢所趨,97 後許多工作已經判上判了。」
政府為節省開支,90年代開始把工作外判,還以價低者得的方法競投。

大判投到工作後,以一個更低的價錢判給二判,如此類推。假如「有肉食」的話,可以去到四判,而四判還有「步兵」,就是落手落腳工作的前線人員,卻被剝削得最利害的一群。

食環署的外判價是每人11,000 元,未實行最低工資之前,負責清潔的「步兵」收的是5,200 元,外判公司從中吞了接近一半的差價,向「步兵」提供物料、員工制服、行政管理費等。當判上判,利潤減少時,有些公司會再從5,200元收中,收取幾百元的差價,有些甚至就連材料費也不提供。

忠哥:「許多清潔工都是自己搵垃圾袋,甚至連車仔都要自己預備。他們用的垃圾膠袋,用了不下10 多次,有些膠袋還是其他百貨公司的購物袋。」

在商言商,賺錢是無可厚非的,但負責照顧社會大眾的政府都把工作外判,允許人吃人制度存在,是不是說不過去呢?



謝安琪的新歌歌名<最好的時刻>,來自英國作家狄更斯一本講法國大革命的小說《雙城記》的第一句:it was the best of time;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無錯,現在的香港同火紅革命年代的法國差不多,同樣問題天天都多。當愈來愈多人站出來指正制度上的錯,爭取應得的權益時,唔會和諧得去邊,但因為逐漸有人覺醒,慢慢集合到群眾的力量,去改變原本就有問題的制度。這不失為一件美事。

看到社會的荒謬和不公義,可以去遊行、靜坐、喊口號,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實踐和改變生活,以行動活出信念。

於是,突破機構在今年啟動了一個網上平台《Little Post》,邀請各界人士回答:「醒覺之後,你要怎樣生活?」

例如:有人見到食物浪費情況嚴重,就去垃圾房、果欄拾「廚餘」,後來發展到婚宴、壽宴、謝師宴收集打包好的剩食,再分給有需要的人士。繼而到中小學舉辦工作坊,把從油麻地果欄和婚宴收回來的剩果,讓參與者能參與製作果醬,在過程中反思,其實只要肯動腦筋,就可拯救剩下來的生果,甚至可以增長它的壽命。

每次回收食物,不可能拯救全世界被丟棄的食物,但每一步微小而實在的改變,都十分關鍵。一小步、一小步的改變,終會累積成改革。

相連的結:
不甘
結果論
真正的尋味時光
與你有關

9/4/2013

念力

我相信如果你真心想一件事情發生,全個宇宙都會來幫你。

這可以叫做為念力,或者稱之為喚召,又或者是上帝。

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好幾次。

今次我仍然相信這股力量,會喚召我所需要的人來到,不論會幫到手幾耐,即或只是一小段,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幫到手,就盡力去做,之後的事,之後就會有人承接。

我聽見宇宙的門打開了。


相連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