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2013

「姊妹淘」

我一直認為衣物是要買新的,但自從有一次參加朋友的衣物交換活動,我才發現衣服可以是交換的,可以穿二手的,原來朋友也有衣服適合我的。自此,我便定期跟女同事swap東西。

最初是由交換飾物開始,我一向都知道女生會有很多飾物,但我萬萬想不到可以多到這個地步!本來我只打算交換一天好了,到最後竟然要連辦兩天!


後來,我還跟女同事交換衣物,每逢轉季就舉行,大約一年兩三次,暱稱「姊妹淘」。

每次「姊妹淘」都有意想不到的衣服出現,例如:狂野風、宮廷風、民族風...每每令人喜出望外。最神奇的是,我不時能在同事的衣服中,找到與自己穿著打扮 極其相似的衣物,似如自己買一樣的合襯!在揀衫的過程中,我和一眾同事會談談配襯方法,甚至即時在衫堆找來一些衣物配搭配搭,看看效果。有時,當她們找到 一些『認為適合我的衣服』時,就力勸我去嘗試:「反正唔駛錢,試咗先。如果效果唔錯,下次你咪知可以買o個d衫;如果唔得,咁咪知有咩衫唔o岩自己囉!」。因為這樣,我試了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衣著打扮,哈,原來自己都可以咁著喎!同事的意見,就像一塊鏡,讓我知道自己體型的優勢和局限,哪些衣服可以隱惡揚善,哪些衣著打扮要避之則吉。我以前認為只有擁有模特兒的身型,才會美麗,但原來只要好好掌握自己體型的比例,也可以變得漂亮。


搞swapping party,要注意參加者體型要相約,燕瘦環肥,乜都要有d,否則沒有相似尺寸的衣物能夠交換,心情就難免戚戚然啊。

不過,我覺得更加重要的是「信任」,因為要是懷疑別人不會帶品質良好的東西來交換,就不會願意把優質的東西跟人無條件分享。有時見到其他free cycling活動,叫大家拎東西來,又免費任人拎東西走。我十分欣賞這份大愛,但可惜人的天性是自私,往往因為不認識其他人,即使拿了垃圾來放,都不會知道是誰帶來。沒有這種監察,就令本來是分享資源,讓資源重配的美好活動,變了垃圾散貨場,任何人都得不到所需。

要做到彼此有信任,我覺得參加者互相認識是十分重要,因為跟朋友分享,斷不會/敢拿垃圾出來分享吧?(如會,我好懷疑大家係咪當對方係朋友?)如果想keep住朋友式分享的清純(?),活動一定要private,不能吸納陌生人參與,頂盡只可以由朋友再帶幾個朋友參與。因為大家互相認識,就會互相監察(!),就算見到好多東西想要,但為了保持形象,都不敢在朋友面前狼呑虎嚥地狂掃(好虛偽呀呵?)。我最怕在free cycling/以物換物活動中,見到有人係又拎唔係又拎(我都係呢種人ok?),拿到滿手都是東西,但其實用不著,間接令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有用的東西,破壞了活動的原意,甚至有時我會腹黑地想,會不會有人把免費得來的東西拿去賣呢?當然,打得開門做生意(?),其實無法杜絕這種情況,要令人懂得只取所需,可能要靠教育。至於點教,唔...我仲未想到啊!嗚。

相連的結:
反消費的另類淘寶
有關「姊妹淘」的二三事
Share & Enjoy -- 飾物交換日
捨。得
Goodbye
窮人大作戰: 以物易物
Less is more.

28/4/2013

Keep trying

當一個人對所做的事有熱誠,再加上跳出死背書的框框,可以變成點?

香港搞笑圖片網站9GAG.com,由幾個80後的後生仔,將香港的改圖文化,帶到國際互聯網,現時全球有六億用戶使用,這網站的瀏覽量全球排名323,壓倒排357的NBA官方網站、排365的《華盛頓郵報》。

他們有多天馬行空?看看這張星球大戰的黑武士打扮成教宗的圖片,註腳一句「A New Hope」,跟港人叫劉德華選特首一樣政治娛樂化。結果這圖片有五萬多人like。


不過,他們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面對再三的挫折,就見到他們對所做的事有多大熱誠。

幾個創辦人在創業初期推出第一個網站「電器資訊網站」,叫香港人同人介紹自己家中的電器,結果衰咗。他們又搞化妝品分享網,「你話俾我聽你用開咩產品,我就根據你嘅喜好去推薦一些化妝品」,結果同樣一命嗚呼。諗唔到搞咩生意好,但嬉戲玩樂的idea無限。

其中一個創辦人經常收到朋友傳來的搞笑圖片,「我哋覺得可以(將圖片)直接上傳網站,咁就快靚正啦,所以我哋開始做9GAG」。」他們認為笑聲無國界,所以網頁用英文介紹,吸引不少外國人分享歡樂。不過,這個網站純粹自娛,他們繼續全副心機研究其他項目。

2011年,他們到美國參加專給科技創業者的基金計劃,但面試失敗,轉為參加另一個創業計劃,他們將另外一些創業計劃呈上,包括9GAG,結果成功入圍。獲得五萬元美金贊助及導師從旁指導,他們用這筆錢開發手機卡拉OK程式,但計劃卻以失敗告終,各人將餘額轉作9GAG網的成本,「我哋同個mentor講,其實我哋有個網站做得唔錯,佢叫我哋俾數據佢睇,點知佢一睇就嘩一聲!其實你哋應該全力做呢個網站!」當時9GAG的瀏覽量已達每年一億人次。網站其後再獲20多個美國機構及個人投資280萬美元。現時網站每年營業額過千萬元,並在港設立辦公室,擴充業務,炮製港式笑話。



喜歡這歌詞「輸的是你還是我/一定是你不是我」,要這份不認輸的精神,才可以面對再三的挫折。 屢戰屢敗,不要緊,只要找對方法,只要肯屢敗屢戰,成功或許就在下一個街角。

22/4/2013

最好的時刻。最壞的時刻

有一種造成貧窮的原因是可恥,因為是透過剝削和壓榨,令人賺不到應得的酬勞,那叫做「外判」。


(下文部份節錄自<一個外判下的步兵-忠哥>

突破書誌Breakazine其中有一期訪問一位外判清潔工,他叫忠哥。在90年代,他在汽車零件廠任職送貨司機,曾經月入過萬,後來公司北移,中年失業的他唯有轉行做清潔工,每天工作10多小時,每月只賺得5,000元。

忠哥沒埋怨:「無辦法的,大勢所趨,97 後許多工作已經判上判了。」
政府為節省開支,90年代開始把工作外判,還以價低者得的方法競投。

大判投到工作後,以一個更低的價錢判給二判,如此類推。假如「有肉食」的話,可以去到四判,而四判還有「步兵」,就是落手落腳工作的前線人員,卻被剝削得最利害的一群。

食環署的外判價是每人11,000 元,未實行最低工資之前,負責清潔的「步兵」收的是5,200 元,外判公司從中吞了接近一半的差價,向「步兵」提供物料、員工制服、行政管理費等。當判上判,利潤減少時,有些公司會再從5,200元收中,收取幾百元的差價,有些甚至就連材料費也不提供。

忠哥:「許多清潔工都是自己搵垃圾袋,甚至連車仔都要自己預備。他們用的垃圾膠袋,用了不下10 多次,有些膠袋還是其他百貨公司的購物袋。」

在商言商,賺錢是無可厚非的,但負責照顧社會大眾的政府都把工作外判,允許人吃人制度存在,是不是說不過去呢?



謝安琪的新歌歌名<最好的時刻>,來自英國作家狄更斯一本講法國大革命的小說《雙城記》的第一句:it was the best of time;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無錯,現在的香港同火紅革命年代的法國差不多,同樣問題天天都多。當愈來愈多人站出來指正制度上的錯,爭取應得的權益時,唔會和諧得去邊,但因為逐漸有人覺醒,慢慢集合到群眾的力量,去改變原本就有問題的制度。這不失為一件美事。

看到社會的荒謬和不公義,可以去遊行、靜坐、喊口號,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實踐和改變生活,以行動活出信念。

於是,突破機構在今年啟動了一個網上平台《Little Post》,邀請各界人士回答:「醒覺之後,你要怎樣生活?」

例如:有人見到食物浪費情況嚴重,就去垃圾房、果欄拾「廚餘」,後來發展到婚宴、壽宴、謝師宴收集打包好的剩食,再分給有需要的人士。繼而到中小學舉辦工作坊,把從油麻地果欄和婚宴收回來的剩果,讓參與者能參與製作果醬,在過程中反思,其實只要肯動腦筋,就可拯救剩下來的生果,甚至可以增長它的壽命。

每次回收食物,不可能拯救全世界被丟棄的食物,但每一步微小而實在的改變,都十分關鍵。一小步、一小步的改變,終會累積成改革。

相連的結:
不甘
結果論
真正的尋味時光
與你有關

9/4/2013

念力

我相信如果你真心想一件事情發生,全個宇宙都會來幫你。

這可以叫做為念力,或者稱之為喚召,又或者是上帝。

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好幾次。

今次我仍然相信這股力量,會喚召我所需要的人來到,不論會幫到手幾耐,即或只是一小段,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幫到手,就盡力去做,之後的事,之後就會有人承接。

我聽見宇宙的門打開了。


相連的結: 

6/4/2013

小店的價值


答應同事每星期介紹一間小店,自此開始留心身邊的小店。
愈留意就愈發現小店的消失,要多走好幾步才找到小店。

4/4/2013

有關「姊妹淘」的二三事

我不時跟同事交換衣物和飾物,暱稱「姊妹淘」。以下是一些小發現:

+ 每次我都會被人問:「為何你淘極都仲有貨呢?」ok,除了因為我經常狂買之外,還因為我有兩個比我買得更狼的姐姐。

+ 即使是二手衫,你都可以在芸芸衫海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衣服。

+ 發現有人跟你的style和體型相近,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因為幾乎可以直接跟對方交換衣櫃!

+ 每一次swapping,都更認識自己的體型,包括優勢和限制,以及一著就必定出事的款式,以後買衫就知道點揀,同埋可以慳返唔駛睇某類型的衣服,省錢又省時,yeahhhh

+ 學習接納自己的限制,就是即使很喜歡某件衣服,但因為carry唔到,就不要勉強。

+ 學習承認自己「食唔到」某些風格。即使想走型格路線,但受體型和氣質局限,唯有安心的走適合自己的路線吧,嗚。

+ 見到有人穿上自己的衣服,還要穿得漂漂亮亮,內心是何等的振奮啊! 因為見到封塵多年的衣服終於重生,簡直可以媲美新生的喜悅!

+ 「仲咁新淨/好靚喎,點解你唔要佢?」,是活動中經常聽到的說話。係囉,點解唔要呢? (捂著耳朵,別問我!)

+ 即使不是你杯茶,也可以是別人的心頭好。

+ 每件衣物都有一個故事,記錄你的過去,在送出她之前,可以回想跟她相遇的片段,然後多謝她曾在你的衣櫃出現,再把她送出。物與人,是有關係的。

來自非洲加納的小包包 

相連的結:
Real beauty, Real me.
捨棄。Letting go
捨。得 

3/4/2013

Goodbye

我的「打扮史」上,有幾個里程碑(?):
經同事力勸之下,嘗試被我認為「絕不能穿上的」短裙和短褲;
又是在同事力勸之下,嘗試被我視為邪惡的波點和碎花圖案;
一次遠遊後,一改過往七彩蝦條姐姐的打扮,多穿沉實的顏色,令一眾同事吃驚。

有時候再看某些衣服,不免會搖頭苦笑,想不通為何當年會買那種衣服。可能是想成為某人,又或者想吸引某人,也許是要出席某些場合...

女生的衣櫃之所以會塞爆,除了因為狂買之外(那是我,ok?) ,亦因為捨不得放棄。以為身型可以時光倒流,以為落伍了的衣服,有一天會再復興,以為有某一天就有機會穿上封麈十年的衣服。但時間不會逆轉,潮流即使再興,聰明的設計師總有辦法叫你衣櫃裡的衣服永不超生,而你又認為自己會在十年唔逢一潤的日子,穿上那麈封十年的衣服嗎?

買衫可以有十萬個理由,但捨棄衣服,理由只需要一個,就是不適合「現在的自己」。可以是因為身型有變,心態有變,人生階段有變,總之就是當下的自己不會再選擇那種衣服。穿合適自己的衣服,安心做自己那年紀該做的事,就足夠了。

今晚我執衣櫃,仔細的看每一件衣服,想起跟她們相遇的片段,亦一一跟她們話別。

有些衣服被我執出來,準備跟同事交換,有些被我收回衣櫃,會跟我再走一段路。

每一次執衣櫃,都是跟過去的自己道別。

每一件衣服,記錄著不同階段的自己。

昔日的自己看來很可笑,但要是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

相連的結:
Real beauty, Real me.
捨棄。Letting go
捨。得

1/4/2013

不甘

對於需要幫手的人,我們可能都有一種想法,就是他們是極度弱勢,沒有任何技能,只能等待別人的援助。他們的確需要別人在起始點幫一幫手,但只要開展了這一步,那些我們原本覺得很窮乏的人,其實很有能力獨立生活。

「平等分享行動」發起人Benson,除了每個月會去深水埗派飯之外,他會不時跟無家者談天。有一次他跟一位無家者傾偈時,發現對方原來以前在內地當剪髮師,還剪了頭髮20多年。Benson就想到一個方法,既可以令他做回老本行,用自己的一雙手重建生活。

Benson問他:「想不想再為別人剪頭髮?」,對方答:「想!當然想!」

於是Benson用之前行動多出來的資金,以剪一個頭髮作$20津貼,請他為無家者、社區的基層街坊、老人家和醫院的重症病人剪頭髮。正式開工的那一天,他為其他無家者剪頭髮,又去到後巷,替一位行動不便、已兩個多月沒有剪髮的無家者剪頭髮。完成後,兩位無家者都開心地笑了。本來兩個都活得沒有尊嚴的無家者,因為一個行動,大家都有返做人的基本尊嚴,既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整理儀容,活得整潔,亦讓無家者能夠以一技之長過活,掙到少許生活津貼,再配合他打散工的收入,慢慢儲到一些錢,搬到有瓦遮頭的地方,不用再住街邊,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

我們未必有能力幫到全部有需要的人,但只要肯花一些時間,比一些機會給他們,其實他們也有能力、亦希望可以過返正常的生活。

 

Rock是代表一種對現實不甘的精神,源自認為生活「唔係咁嘅」。我認為但凡有「唔係咁嘅」精神的人,就是Rock Star。 

頭先提到的Benson,他經常自稱「傻人」,做很多別人覺得傻傻的事,為社會中最不起眼,不能有回報的人付出。但他不覺得自己很叻,只是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他我在心目中是很Rock的! 

每一個被看為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行為,都值得敬佩,這就是台灣設計師創作「敬你」小勳章的理念。



勳章一共有幾款,包括:單純、幼稚、固執、誠實等,每個勳章的包裝盒上都寫了一句,說出那種精神值得敬佩的地方,以「固執」為例,一般人認為那是「死牛一邊頸」,沒有什麼值得欣賞,但設計師卻認為「因為固執,我走到這裡」。如果為著值得堅持的事而固執,那實是堅毅,值得鼓掌。 

為在貨櫃碼頭上抗爭的工人,以及他們的「固執」鼓掌。 

有關貨櫃碼頭工人的故事,可看以下的文章:
悲情碼頭—他們的家庭與生命
在那黑暗而封閉的碼頭國度
由直屬員工到外判工 — 碼頭工友祥哥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