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2011

把最重要的變成最重要

我三年大學生活中,首兩年是以玩樂為first priority,學業是其次,這個排序起初沒有問題,而且我還玩得很開心,但正所謂「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後來我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去贖罪。我所讀的學系需要在最後一年寫論文,由於我之前兩年基本上無乜讀書,沒有好好磨練文筆和思考組織,技巧非常生疏,所以當要一次過追返兩年的進度,天天泡圖書館,找資料和寫文章,實在非常吃力,但也無可奈可。幸好教授好人放我一馬,成績總算不過不失。

做學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業,但很多人沒有把最重要的變成最重要,反而專注於其他不必要的事情之上,是否有點本末倒置呢?

在學生時期,生活的排序偶有出錯,還有機會追回,但人生的排序出了錯,卻不一定有機會彌補。



我們總是認為父母是很煩很囉嗦,寧願去玩去hea去做嘢,都不願返屋企陪陪他們,將他們的priority排到最低,但到了某一天,囉嗦自己的人永遠地消失,才發現人生中最重要是什麼。

最近我聽沈祖堯醫生的分享,令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排序。他說人一生不停地拋四個「波仔」:家庭、朋友、健康和事業(工作或學業),只有最後一個是塑膠做的,即使一時失手都有機會反彈,而其餘三個都是玻璃做,一摔在地上便化為烏有。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只顧著那個不會摔爛的塑膠波,反而沒有好好看顧另外三個一跌就爛的玻璃球呢?對你而言,哪一個波才是最重要?而你又有沒有把最重要的成為最重要?

24/2/2011

磁場

正所謂: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我相信世上有磁場這東西, 因為每個人身上散發著一股氣息, 讓人能辨別出誰是同類, 因此你是怎樣的人, 便會吸引怎樣的人:

大癲大肺的人會遇到同樣喪的人
無聊人會遇到一樣或更無聊的人
樂觀積極的人會遇到快樂的人

臨床實驗証明世上的確有磁場這回事:

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總會認識到一些無無聊聊的朋友(到底是我不幸, 抑或朋友被我"荼毒"?!), 組成無聊兵團後, 又再遇到另一些無聊人, 最後發現跟自己相處得來的朋友, 性格都是差不多的...

反過來, 要是你是消極負面的人, 就"總會"遇到消極負面的人, 加起來便形成特大黑洞, 互相吞噬對方的能量, 令彼此變得更加消極. 這股磁場還會招來許多的不幸事, 於是人會問: 為什麼我總是遇到不幸的事?"

每次有人問這個問題, 我都認為跟人的磁場有關

是性格決定命運吧, 又或者是惡性循環, 但我相信自己是怎樣的人, 就會吸引怎麼的人, 所以努力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就有機會結識到優秀的朋友(?)

即或到最後不能憑此認識到優秀的人, 能讓自己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 也不錯啊!

延伸閱讀:law of attraction

20/2/2011

對不起,多謝你,我愛你。

不要因為結束而哭泣,總要因為曾經擁有而微笑。

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當你的女兒。

19/2/2011

Law of attraction.

記得之前看過一本書,其中一句說話令我印象很深刻:
「如果你真心想某些事情發生,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這也許是真的
同路之緣
宇宙的力量

有人稱之為「有志者事竟成」,或者"Law of attraction"

這種力量,我都曾經歷過。

三年大學生活,我都有參加迎新營。

第一年以新生的身份參加,學系和書院舉辦的迎新營都有參加。可能是我的性格跟學系的同學差距太遠(?),所以不大投契,即使日後經常見面都只是Hi-Bye friend,反而跟在書院舉辦的迎新營中的組員十分投緣,雖然就讀不同學系又少見面,但每次相聚都很開心。又有很愛護我們的「組爸組媽」,用心幫助我這個剛進大學的新生去適應新生活,已經執到了。

翌年,我再參加書院的迎新營,以師姐的身份做「組媽」,參與籌劃新一屆的迎新營。由於第一年的迎新營(部份)經驗不佳,所以我暗暗祈求這一次可以有一個美好的經驗。

第二年,我竟然遇上一班志同道合,性格氣質都相同類似的人,都是做組爸組媽,加上大家都是就讀同一年級,志趣相投,玩到喪。雖然未能跟「組仔組女」(freshman)很投緣,但認識到這群有趣的人,已經賺到了。之後的兩年,一起吹水、食tea、食宵夜...做盡無聊荒唐事,開開心心過了第二年,算是彌救了第一年的遺憾吧。

(題外話:由第二年開始,我正式在書院的宿舍留宿,要隨機抽樣地跟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同住一年。曾聽聞不少朋友遇上壞同房,未相見好,先同住難,要找一個在生活細節能合得來的人,難度比尋找外星人更高,但我竟然遇上了!因為我實在非常用力祈求能遇到一個好同房。即使到了今天,我還是很懷念跟她同住的日子,詳情暫且按下不表。)

第三年,我繼續做「組媽」,參加書院的迎新營。今次我繼續祈求有一個開心的迎新營,而我竟然再次遇上!

按照慣例,每組都各有一個組爸組媽,但我那組竟然有兩個組爸!一共三人帶領一群新生。於是所有粗活(包括在飲酒環節替我頂酒),都由兩位組爸負責,基本上我只是負責吃喝玩樂。更幸運的是,我還遇到一群很玩得的組仔組女!迎新營重點活動是水戰,當晚官方水戰後(很禮讓的),瘋狂的大會工作人員決定來個私人水戰!而我那一群組仔組女居然不怕死,賴死留下來一起玩,最後所有人都渾身濕透,樂而忘返。迎新營所建立的友誼,多數在營會結束後便慢慢消失,但我那一組卻沒有,反而在我畢業後仍不時相約見面,真難得。

當初我祈求可以有個開心的迎新營,在那三年內我真的遇到了:
第一年,遇上好的組爸組媽
第二年,遇上好的同路人(?)
第三年,遇上好的組仔組女

若真心想某些事情發生,只要祈求,便會尋見。

18/2/2011

陳兆焯校長

真正的教育是全人投入, 身教比口講更重要

青年人很聰明, 他們其實在察看老師的所為, 所以為人師表的要撫心自問:
can you practise what you preach?



要讓青年人有機會犯錯, 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果不容許他們錯, 又怎會成長?

15/2/2011

一步一步來

訂下目標是容易,但實行卻十分困難,因為在達到目的地前,要忍受漫長的枯燥乏味,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堅持走到最後,才是真正考驗。

之前我開始學習非洲鼓,我既沒有學過樂器,又未學過非洲鼓,難度是雙倍的。作為音樂白痴的我要由最基本的數拍子學起,邊打鼓邊數1 and 2 and 3 and 4,重覆一小時,天天如是,數到我都覺得煩厭和口水乾。每次打鼓,我都很心急地希望自己可以像老師一樣,拍子早就了然於胸,隨心所欲地打出節奏,不再被1 and 2 and 3 and 4纏繞,能夠享受在音樂之中。

某天,朋友的一份小禮物,提醒我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


[繼續閱讀]

6/2/2011

Theme song of 2011

左腳右腳 一步一步求告
左腳右腳 一步一步求告
多困擾 一步一步就好
左腳右腳 一切都會揭曉
一步一步來



對啊,真的只能見步行步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5/2/2011

My favorite film



God: "Let me ask you something... If some one prays for patience, you think god gives them patience? Or does he give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be patient?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s the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the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If some one prayed for the family to be closer, you think god zaps them with warm fuzzy feelings? Or does he give them opportunities to love each other?"

What opportunity does He give to you and me?

Just think what my friend have told me: do we believe that every situation that we encounter is the best situation that we can have?

Yes, I mean you, thank you.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don't know how to begin...one act of the random kindness at the time."

This is ARK!

We can change the world by every little step, treasure yourself, we have great power!

4/2/2011

小時候,還未流行NDS,PSP和game apps等,要玩就要去公園。

我舊居樓下有一個球場,基本設施齊備,有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這些場地通常由大哥哥大姐姐長期霸住,輪不到我這小鬼去玩),鞦韆,sir滑梯,攀爬組合(我不知它的正確名義稱,總之是一堆鋼架,可以爬上爬落),還有一大片空地,最適合奔跑。

每晚老爸老媽到公園散步時,我都會一起去,那是我整天最期待的時刻,因為可以跟一大班年紀相約的朋友玩了。所謂的玩,其實只不過是幾個小鬼追來追去,蕩鞦韆,爬鋼架鬥高,一起到暗角「探險」...全都是無聊到極的遊戲。後來老爸買了一部單車給我,每晚我便駕著單車在公園馳騁(!),最刺激的是由公園門口的斜路飛車衝入去,唔識死的我根本沒想過會「炒車」。正所謂「人不炒車枉少年」,我雙膝歷盡「炒車」風霜,所留下的疤痕令我悔恨不已...

公園是我兒時玩樂的地方,除了後來的單車之外,小時候所玩的遊戲多數不用花錢,幾個小鬼聚在一起便研發新遊戲,說穿了,其實都是跑跑跳跳而已,但已經夠我樂上半天。

即使不到公園玩,我也有辦法娛樂自己。

我的姐姐和哥哥至少大我十年,我唸小學時,他們都已到社會工作,所以我兒時的生活形同獨女。每天做完功課後,就是我的耍樂時間(對,我是一個會自動自覺做功課的勤奮小朋友啊!),遊戲可豐富了:披床單扮港姐;一人分飾數十角的警匪槍戰;扮明星唱歌;左手和右手拿著玩具自編自導自演哀怨奇情可歌可泣怪獸襲地球,劇情還要天天新款,有時更捉來家中飼養的烏龜客串一角(多數是奸角);扮報社出報紙,貼在家中當眼處;自己寫信給自己,自我安慰;甚至躲在被窩內,看看爸媽何時才發現...要注意的是,我舊居的居住面積只有三百多呎,但想像力卻令空間變得無限大。

在我的概念中,玩樂可以不用花錢。

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玩樂離不開錢。

成年人去玩,唱K,睇戲和行街固然要錢,連小朋友的玩意都要錢。

最近我家中添置了一部Wii,家中上下每天都玩上幾小時。誠然,家人多了聚頭的機會,但不等於我們真的在一起。我們只是對著電視熒幕揮動遙控器,卻沒有仔細看對方一眼,彼此一起消磨了幾小時,但只是跟電腦玩遊戲。如果花不起錢買遊戲機,我們還會聚在一起嗎?如果沒有錢,還可以玩樂嗎?

都說現在的小朋友幸福,連遊戲都有人一早設計好,不問什麼就得到娛樂。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想要的東西,是好是壞?

小時候的獨女生活,的確很沉悶,但正因為如此,「培養」出我的想像力。為了消磨下午無人看管的時光,我就要努力想辦法娛樂自己,又因為媽媽不給零用錢,無能力出街玩,唯有在家扮鬼扮馬。幾隻公仔,幾件玩具,我便可以想出曲折離奇家族情仇的故事,有對白,有角色性格,仲扮聲配埋音(我相信其實我有資格做TVB的編劇)。

因為資源短缺,如果想要消遣,就要自己想辦法(相比我的哥哥姐姐,我這些「消遣」實在小巫見大巫)。

可是,這一代的小朋友已被灌輸「玩樂要錢」的概念,因為連成年人都認為這是金科玉律。

成年的消遣方法離不開唱K,睇戲和逛商場,有時候,我蠻厭倦的,彷彿不消費、不購物,便不滿足,但花過錢後,錢包空空,心靈也空空(還徒添了好些昂貴的「垃圾」)。我常想,可以有不用多花錢的玩意嗎?我喜歡去博物館,雖然我不怕一個人去看電影,但我還是希望跟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去,可以討論和交流嘛!可惜我的朋友大多數是酒肉朋友...

看著街上的小朋友,後生仔女甚至成年人,人人手執一部遊戲機,埋頭苦幹地打打打,在預設好的遊戲世界裡尋找快樂,但沒有好好的在真實世界中建立個人興趣和人際網絡,要是有天電池用盡了,遊戲機壞了,錢花光了,他們還有什麼精神寄託?

1/2/2011

黃子華

相比演唱會,我較喜歡看talk show。即使我最喜愛的歌手開show,我都看到打呵欠。因為我不喜歡跟住唱,又討厭台下大聲喧鬧的粉絲,更厭惡不時要站起來(扮high)跳舞,所以我寧願在家聽歌手的CD或買DVD看。

talk show好看與否,重點在於主持人的個性。要惹人發笑,說屎尿屁和有味笑話就可以,但我認為那是低手所為,試問誰不喜歡犯禁?聽到別人能公開講出平日不敢講的說話,令人心中暗爽。不過,到底粗口和黃色笑話有多好笑?每次睇show見到觀眾聽到台上講粗口和黃色笑話,便大聲歡呼,我都狐疑:如果真的認為那些說話好笑,其實大可以去結識地盤工人,包保他們能令人樂上半天,同時省下一筆睇show錢。

我不是扮清高,我認同屎尿屁和黃色笑話能製造很多笑料,但問題在於處理手法,能做到笑而不淫,才是真正的高手。

******
黃子華是我一位很欣賞的藝人,他的棟篤笑甚少靠粗口諧音或有味笑話來引人發笑,而是精準抵死地抓住生活中的無奈,轉化成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看著他的演出,笑中、有淚。

「越大鑊越快樂
」這個show講的是成長。幼稚園時,老師告訴我們是一個大蘋果」,但長大了的我們卻成為一隻隻被人吞噬的蘋果。

什麼令我們變得無奈和不開心?就是心中的二五仔,不停提醒我們生命中不開心的一二,而不是快樂的八九,讓我們只記得失望,忘記盼望。



雖然黃子華的用字啜核死,態度串串貢,又不時講人生的陰暗面;雖然我不是他的死硬粉絲,但我覺得他內心其實是積極、有陽光的-就是那種在漆黑中仍努力尋求光明的人。

我深信,內心有sunshine的人是很吸引的。
或許,我應該多他的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