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初入大學,參加迎新營,有師兄師姐做我的「組爸組媽」,讓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營會中每晚都有談心時段,記得「組爸」講過:『對每個人都要比三次機會,就算你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很差,都即管給對方第二、第三次機會,因為對方第一次做得差,可能因為他當日心情不好而已』。「組爸」這一番話令我嘗試不要對別人先入為主、或未有足夠認識就對對方下判斷,總之要認識過才作結論。這個想法令我沒有錯失一位朋友。
我們對某些人或事根本未有足夠了解,但就先下了判斷,標籤咗佢地係唔好,至於佢地係咪真係好似想像中咁壞咁差呢?唔知道,因為有咗壞印象就唔會再諗住了解返成件事到底係點。就好似頭先聽過LMF嘅作品<飛>,好多人都覺得佢地剩係識得唱粗口歌,無錯,佢地有d歌係有粗口,但係咪有粗口就會令一首歌變得唔好聽、無晒意義呢?我地有無細心聽過佢地嘅歌到底唱咩,然後先做判斷呢?
後來有一年,我做暑期工,認識了一個男生,本來對他的印象非常差,雖然大家不同部門,但因為見到他的態度很囂張,經常自吹自擂,就認定他是個自大狂,不想理他,但因為「組爸」那句說話,我就盡量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去認識他。有一次跟他外出工作時,我大可以不理會他,但我試著跟他談天,才認識到他孝順父母的一面。我想,如果我最初因他的囂張而放棄繼續認識他,就不會發掘到他也有可愛的一面,也不可能跟他做朋友直到現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