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012

儀式

人是善忘的動物,為了不會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人和事,就要定時定候做review,把該記住的人與事記住。

其中一種方法是儀式。宗教節慶,過時過節,就是重覆地做一些儀式,去紀念前人和往事,所以端午節會吃糉,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會登高,基督徒會守聖餐等,就是透過repeat、repeat再repeat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昔日的教誨或教訓。


但現代人不再重視儀式,可能不明白儀式背後的意義,又或者儀式已不合時宜,慢慢儀式要不是逐漸式微,就是變得商業化,例如:糉和月餅變得愈來愈名貴,只著重用料或味道,與原本紀念前人或家人團圓的意義背道而馳。

以前我都會覺得儀式很無謂,尤其是登高掃墓,要一大清早抬一大堆祭祖的物品上山,去到墓地又多雜草又多蚊,燒衣紙又「攻眼」,簡直「攞苦嚟辛」。但自從我爸爸去世後,我對拜山有另一種想法。其實那是一個讓自己一年一度想念爸爸的日子。在買祭物的過程中,回憶過去爸爸如何跟自己相處,想起他的教誨和生活態度,以提醒自己要時刻謹記,例如:他認為金錢要應駛得駛,家中的傢俬或電器有小毛病,他會先想辦法修理,不會動軋就買新的,或者家中需要一些傢俬,他會自行找材料去做,他曾把被棄置的木板做成書櫃,省錢又環保。在拜山的過程中,我想起他這種對金錢的態度,亦會警惕自己注意花錢的情況。

儀式就是讓人不要輕易忘記過去。人有歷史,不忘本,才有條件講將來。

相關文章:
別因為失去而哭泣,應為曾經擁有而乾杯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失去一些,得到一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