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半個)工作人員,當然要遵守規守,所以要想辦法到小店買,問題是我平日返工和放工的路線,只途經大型商場和超市,卻沒有士多或辦館,於是我花了好幾天都未買到。終於在活動前一日,我放工後特登「經過」一間士多,才買到所需要的物資。可是,我發現小店的標價比超市高,心中都有幾秒的掙扎,才克服到「明知買貴咗都要買」的心理關口。
這種違反正常邏輯的消費模式,其實是在使用消費者力量,長遠地保護自身利益。小店分店少,訂量數量自然少,議價能力當然不及大型超市,標價比較貴是自然的事,所以消費者會跑去幫襯較平宜的超市,的確節省不少,但久而久之,超市愈開愈多,小店會陸續消失,最後超市獨大,到時就算賣到很貴,消費者都要焗住買,因為我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長遠而言,我們是得還是失?
相關文章:
Human Library,咩呀?
突破DJ訓練課程 2012:成長
作為DJ,更加需要走入現場,幫弱勢發聲
真正的尋味時光
少數,是為了平衡大多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