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4

Book list

今年想看這些書,加起來只有五本,不算太大野心吧?

《我們最幸福》
在離香港不遠的地方,竟然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家,那裡的生活是怎樣呢?


《戰後歐洲六十年》:(共四冊)
去完歐洲,看過納粹德軍在二次大戰時所做的事,以及那個年代的政治、經濟的環境,我就覺得現在世界之所以會這樣,是受那個時代所影響的。要認識現今政局,先要由20世紀初開始(!)

12/1/2014

開心o野

有嘉賓說:「你o既節目係我接受過個咁多次訪問之中,準備得最充足o既一個。」

坦白講,係有d開心o既,呵呵!(撒花)

https://www.facebook.com/breakthrough.radio

所以,我會繼。續。努。力!吼吼!

11/1/2014

龜2

有時我約了人在旺角等,但又未夠鐘的時候,我就會去金魚街睇烏龜,各式各樣的烏龜都愛看,最喜歡見到牠們精精奕奕地爬來爬去。

有次,我見到水族店職員捧了一箱剛沖完涼的陸龜,打開了龜箱的門,逐一把牠們放入龜箱。箱內的陸龜紛紛以短跑的速度(?)爬去箱門,令職員既要放烏龜入去,又要阻止d龜爬出來,應接不暇,好好笑。


有一晚,我又要等人,我又去睇烏龜。這兩隻小小的刀背龜好可愛,當我看著牠們時,這頭小傢伙又定睛看著我,我覺得能夠跟另一個物種有眼神接觸,很開心!

有關養龜的心得, 這文寫得不錯,如果我當年可以睇到佢就好了,嗚!

5/1/2014


我喜歡「恩」這字。

一切都是恩典。

別人的記掛和愛護,並不是必然,就更應該珍惜。

今年生日,跟好友們度過,一齊玩一齊吃,在遊戲中發現大家不同的才能,互相認識了更多。不論相識了幾多年,還是繼續認識,認識是一生的功課。

由去年開始,收起臉書的生日提示功能,有人可能以為這是「測試誰有心記住自己生日」的把戲,但其實只是我不想被洗版,亦不想收到平日無兩句的人所傳來的「生日快樂」。

這可能變成沒有太多人知道自己生日,這就更能映照自己的心,到底是裝作不在乎,還是真心想平靜地過。

我還是多謝有好友們在乎這日子,有卡有蛋糕有小禮物,實在高興,而最開心的是,好友們的陪伴,因為時間是最好的禮物,謝謝你們作伴。

這一年,沒有目標,只有方向。

4/1/2014

TEDx Kowloon 2013


「平等分享行動」的出現,是因為政府的缺席。

2011年,政府向每位市民派$6000,Benson認為政府沒有善用資源在更需要的人身上,所以他把「不屬於他」的$6000換成物資,分發給不同人士,慢慢就發展成「平等分享行動」。

Benson稱每位參加者為「傻人」,因為他們每個月都到深水涉派飯盒和物資給無家者,但在此之前,他們要先到十間小店買十樣物資給無家者。對於習慣到一間超市買齊所需東西的人而言,可真夠苦。不過,這才能迫使大家走進小店,跟社區的街坊接觸,重新建立社區關係和經濟。

他們的傻勁還陸續有來。

買完物資後,「傻人們」就派飯盒和物資給無家者,還跟他們談天,認識他們的生活。

Benson形容這個活動是「無組織、無架構、不專業、互不從屬、四分五裂、一盤散沙」,但卻有組織、專業、同心合力地在做一件事。

「為何要由不專業的我們負責派飯?專業的人都往哪裡去?」Benson問。

 ======================================

我曾訪問過Benson,聽過「平等分享行動」的理念,所以今次Benson在TED x Kowloon所分享內容,大部份我都聽過,唯獨他有一句話最震撼我:「如果不行動,下一年只會繼續坐著聽TED x Kowloon。」

對啊,行動。

當日的嘉賓,每一個都很有理念,所做的事很有意義,的確大開眼界,但我卻愈聽愈不對勁。

如果我聽完,彷如發現新大陸,心裡激動一陣子,然後生活變回舊模樣,我為何要花錢去聽TED x Kowloon?(因工作關係,我是免費入場的)

如果傳播好意念是第一步的話,接下來就要有行動的實踐,這是重要的一步。

沒有東西比親身經歷,更能改變一個人。

曾聽過同事說:「親眼見過龍尾遍地海星,就不能接受政府說這裡沒有生態價值,要興建人工泳灘。」

親眼去看,親耳去聽,親身去感受,才有能力辨別是非真偽。

愈來愈多人說香港快要淪陷,住不下去,要趕快逃往別國。這可能是真的,但香港是否糟透了,不宜久留?如果人人都走了,這片曾是你我家鄉之地,又會變成怎樣?

我只是一介小鈴薯,不懂大問題,只是我由去年開始訪問嘉賓,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讓我看見香港可愛、獨特的一面,都是報章雜誌沒有告訴我的。

$0 Free Chat幾個大男孩在旺角同陌生人傾偈,竟然有人肯坐低傾,由結婚為了什麼到誰有權領綜援,大家熱烈討論,又不失彼此尊重,讓我看到香港人其實有看法、和平理性,以及願意交流。

草原地圖又會記錄哪裡有草地,又會搞活動跟網友一齊到草地玩樂。在耍樂之中,發現香港草地之多之美。

前陣子,收到一張DJ班義工的聖誕卡(大樂),對方告訴我自從節目改革後,要訪問嘉賓,令佢認識了社會上很多勇敢向前衝的人,大開眼界,不過佢會不會衝是另一回事(!)。

無論佢選擇衝唔衝,都是好事,起碼在訪問嘉賓的過程中,佢看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以及生活可以有另一種可能,這已經很不錯。

如果要讓更多人認識生活可以不一樣,並鼓動他們一步步改變觀念,甚至付諸行動,實際的接觸是少不免的。

電台節目是傳播好意念,介紹有另類生活態度的嘉賓,只是air time少,錯過了便錯過了。如果有機會讓人親身聽嘉賓分享,讓彼此有實際交流和接觸,你認為吸不吸引?

相關文章:
不甘
違反常理
真正的尋味時光
攞著數

1/1/2014

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曾看過一套生物片,講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讓我看到什麼是「建造有時,拆毁有時」。

雨林中,有一種長得很高大的松樹, 由於葉子形狀有利飛蛾結蛹,所以吸引大量飛蛾產卵。當飛蛾幼蟲而出後,葉子就成為飢餓的毛毛蟲的美食。一棵又一棵的松樹被幼蟲吃光了葉子,紛紛枯萎、倒下、死亡。

你以為飛蛾破壞了雨林?雨林從此失去了一片綠?
錯了,只有人類才會推毁雨林,大食飛蛾其實為雨林中其他生物創出一片新天地。

大量高大的松樹倒下了,令雨林打開了缺口,使陽光能透到雨林的底層,矮小的灌木就可以生長。一些專吃灌木的動物,例如:鹿,就有充足和新鮮的嫩葉吃,可以長得飽滿,更有條件繁衍下一代;又有一些細小的動物可以躲在灌木之中,避過其他獵食者的追捕,能夠生育更多子女,間接地令獵食者可以有源源不盡的食物,獵食者亦可以繁殖更多後代。

當雨林中的松樹都被毛蟲吃光了,飛蛾就會在別處產卵,而松樹又可以再次生長,展開新的循環。

看到這裡,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當我們以為是壞到不能再壞的情況,大自然會有自己的方法去解決, 倒頭來竟然可以是生機勃勃的結果。

拆毁不一定是壞事,它可以是好事的開始。
總之祂在掌管,讓一切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無論如何,祂一定會「包底」。